• 中國手機產業將迎來黃金十年


    時間:2013-07-15





      由于Apple、三星等手機高端品牌銷量不如預期,由于高端手機接近飽和,由于本土手機歷史的幾個輪回,近期有關中國手機未來分析的報道再次成為熱點,有媒體斷言3000元成為中國手機的天花板,甚至中國手機會重蹈2003年左右全線潰敗的歷史,真的如此嗎?

      1、Apple、三星為什么從巔峰下滑

      年初老杳曾給出2013年智能手機行業的幾大發展趨勢:

      2013年智能機發展趨勢:1、Apple推大屏和中低端iPhone;2、三星無法實現年銷售3.9億部手機目標,雖然繼續稱霸頂峰已過;3、Lumia小有所成卻無法拯救Nokia,Nokia被微軟收購;4、亞非拉智能手機市場爆發、山寨手機最后機會;5、全球五大智能手機品牌中國獨占其三;6、中國手機沖刺中高端并站穩市場;

      其中談到2013年三星會遭遇Apple2012年創新瓶頸導致從頂峰下滑,不是老杳先知先覺,而是歷史規律和環境使然,Apple之所以過去一年股價大幅下跌,不是iPhone做的不夠好,而是創新進入瓶頸期,消費者厭倦了iPhone的缺乏變化,這不僅是Apple、三星的問題,而是整個產業的問題,沒有一個產業能夠持續保持高速不斷的革命性創新,每一個產業在經歷了創新集中爆發后都會進入創新平淡期,Apple難以避免,三星也一樣。

      2、創新瓶頸期反而是中國手機產業的機會。

      有朋友問為什么三星能夠爆發超越蘋果成為手機老大,老杳之前曾專門論述這個命題,最主要的,三星像Apple一樣甚至比蘋果更好的掌握了過去幾年智能手機創新的名門:面板,兩家公司對供應鏈的掌控是過去的手機霸主Nokia和Moto無法繼續稱霸的關鍵。

      有朋友說Nokia之所以衰落是因為沒有選擇Android,如果Nokia選擇Android,市場表現可能會比現在好,但Nokia會失去未來,因為即使Nokia選擇Android,以過去幾年三星的強勢和資源,Nokia根本無力抗衡,而Nokia選擇WindowsPhone,至少還保有與微軟一起復蘇的機會,寧當雞頭不做鳳尾,做慣了老大的Nokia選擇后者并不奇怪。

      一個產業的振興不僅僅意味著幾個品牌的出現,過去幾年是雖然大陸擁有聯想這樣全球前三(現在已經位居全球榜首)品牌,但在整個電腦產業來看,其實大陸遠沒有臺灣更重要,原因很簡單,臺灣有ACER、華碩這樣的手機品牌,也有緯創、華寶這樣的代工廠以及內存、面板、封測廠、晶圓廠等整個產業鏈的配套相關產業,一個品牌無法充當一個產業的火車頭,反觀手機產業鏈,經過多年的發展,大陸在手機產業鏈的布局已經遠遠超過臺灣及其他全球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處于領先地位。

      從品牌來看,大陸已經有包括中華酷聯在內及OPPO、步步高、金立、天語、小米等位居全球手機銷量的前十或接近前十的品牌,還有眾多二線品牌及山寨品牌,在手機設計及生產領域,上千家IDH或集成商更成為亞非拉市場手機供貨的主力軍,二者之后更是有成千上萬家手機供應商組成的零配件群體,這樣完整的產業鏈全球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與大陸相比差距根本無法彌補。

      目前在大陸A股上市的手機概念股公司已經超過50家,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手機供應商會發行上市,如果說過去幾十年中國大陸缺乏資金、缺乏人才,過去兩年大陸在這幾個領域與臺灣甚至日韓等的差距已經慢慢縮小甚至逐步超越,相信未來幾年大陸越來越多的手機供應商會進入Apple、三星的供應鏈體系,大陸股市Apple概念股、三星概念股甚至華為概念股、聯想概念股已經基本成型。

      從手機供應鏈、IDH到手機品牌,大陸金字塔的產業構架是未來大陸手機產業進入黃金十年的保證,也是中國手機立足全球的資本。

      相比Apple、三星的產業生態,大陸手機產業鏈雖然規模大得多,技術上卻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不過隨著手機進入創新瓶頸期,大陸廠商的技術斷層正在慢慢縮小,成本優勢卻逐步放大,一個標準化、創新不足的產業反而給了大陸手機產業更大、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全球主流的中低端市場,優異的性價比將是中國手機縱橫世界的法寶。

      3、中國手機能不能突破3000元價格的天花板。

      由于技術水平及技術積累所限,每一次產業升級都會在短期內拉大中國與世界的距離,這一點在過去兩年智能手機的變革中體現的非常清楚,不過從去年開始已經有更多的本土品牌慢慢趕上,如果放在去年初,別說3000元能在2500元立足已經是很多品牌的奢望,這也是小米定位1999能夠崛起的原因之一,不過至今大陸已經出現手機3000元銷量達到百萬級別的機型,比如OPPOFInd5,在主流的2000-2500元價格本土品牌甚至已經占據主要市場份額,進步之大遠超大家的想象。

      相信下半年或明年大陸會出現價格超過3000元銷量超過百萬臺級別的高端手機出現,其實現在很多高配手機如步步高的Xplay等熱銷機型價格已經超過了這個天花板。也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受并購買大陸高端手機品牌的手機,這一點與老杳在年初的預測基本相符。

      4、缺乏核心技術會不會成為大陸手機產業黃金十年的絆腳石?

      中國產業發展缺乏核心技術一直是媒體或政府主管部門的心病或熱炒話題,政府也一直在以各種方式扶植本土產業突圍,不過目前來看大陸依然沒能在智能手機時代實現突破,操作系統三強鼎立,iOS、Android、WP都是美國人主導,芯片雖然出現了展訊、海思、銳迪科、聯芯等并能在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與高通、Intel等差距依然明顯,不過與電腦時代相比,至少在電信設備領域華為的實力已經與愛立信并駕齊驅。電信設備國際水平、芯片領域有差距已經站穩市場,OS領域依舊空白,可以說現在中國在智能手機產業的生態遠比當年電腦時代要強得多。也是過去幾十年大陸產業進步的體現。

      雖然中國手機產業在高端還不能與Apple、三星一爭高下,不過在全球主要中低端市場現有技術布局已經令中國擁有了競爭的資本,也是中國迎來手機黃金十年的技術保證。

      5、中國向高端突破靠什么?

      老杳在“三星手機憑什么可以稱雄”一文中曾經詳細討論了三星的崛起,以國際規則運營公司、重視知識產權是其中重要的一條,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請君入甕,現在大陸的知識產權策略已經嚴重阻礙了產業的發展,華為的歷史也證明,中國企業可以在核心技術領域占據一席之地,關鍵是要依照全球通行的法則運營和布局公司,拿來主義沒有錯,如果不在拿來的基礎上創新,中國將永遠難以現在技術上的突破,要擁有核心技術,僅僅的資金支持、政策支持是遠遠不夠的。

      昨天與一位政府官員討論政府對產業支持的誤區,與韓國傾全國之力支持三星等幾家大公司不同,大陸很多政府支持希望廣播多收,甚至支持一些初創公司奢望在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這與產業發展規律相違背,政府應當把有限的資金或更多資金給與有一定市場地位的公司,扶植大企業做得更大更強,而不是扶植小企業甚至初創做大,華為的成長證明了這一方法的有效可行。

    來源: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