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我國發展3G的道路上,3G用戶的滲透率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4G技術也成為了全球移動通信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技術。隨著2G、3G業務的不斷深化,IMT頻率資源也顯得越發緊張,分析預計,我國將在2020年的移動業務發展中面臨較大的IMT頻率缺口。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規劃所劉琪認為,頻率是一種稀缺性資源,特別是具有較好傳播特性的頻段數量有限。3GHz以下的大部分頻段已劃分給多種無線電業務,可以劃分給IMT系統使用的頻段數量不多。同時,IMT系統使用更高頻段面臨著穿透性差,覆蓋性能弱等問題,所以未來IMT系統頻率供需形勢嚴峻。
“目前,我國指配給IMT服務的無線頻譜總寬度為687MHz,結合移動業務業務和網絡承載能力的發展,專業機構對我國IMT頻率需求進行了預測,結果顯示到2015年我國IMT頻率需求約為550~730MHz,2020年頻率需求將超過1500MHz。”劉琪說。
根據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已劃分的頻率基本可以滿足2015年IMT業務頻率需求,但我國2020年移動業務發展還存在較大的頻率缺口。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也在報告中表示,無線電頻率是移動通信系統的基礎,近年來,中國的IMT服務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而數據業務的爆炸性增長非常急迫地要求有更多的無線電頻譜,而中國目前用于IMT服務的頻譜滿足不了未來的需求。
此外,預計到2020年國內的移動業務訂閱量將達約14.905億,每人的移動數據使用量的均值為132599.5835MB,我國城市的IMT的頻譜需求(用于2G、3G、4G網絡)為1864MHz,郊區為800MHz,農村為200MHz。
與此同時,國際標準組織ITU已經著手研究為IMT系統分配新的頻率資源,對于未來IMT系統頻率需求量和候選頻段,世界各國也已經提出了基于本國國情的各自的寬帶無線頻率規劃,部分國家表示在2020年將有較大IMT系統頻率需求。其中,美國在2014年需要新增175MHz、澳大利亞在2020年頻譜總需求為1081MHz,日本在2020年總需求2020MHz。
目前,ITU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劃分了1085MHz頻率資源,但各國實際規劃使用頻率資源情況各不相同,相同的是各國在2020年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頻率缺口。
“需要看到頻率資源是一種稀缺性資源。不可能無限制的增加。”劉琪表示,“滿足未來移動業務高速增長的需要,分配新的頻率資源是一個有效的手段,除了釋放新的頻率資源的措施外,還需要綜合使用技術演進、提高網絡密度等手段提高現有IMT頻率的使用效率,采用WLAN等異構網絡進行業務分流,才能解決未來移動業務高速增長帶來的壓力。”
來源:CCTIME飛象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