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移動明確VoLTE路線圖 中國4G蓄勢待發


    作者:盧子月    時間:2013-07-10





      如今,國人距離4G僅一步之遙。面對即將到來的4G,業界面臨諸多新課題:如何以最經濟有效的方式快速升級網絡?如何挖掘無線帶寬的價值,克服流量剪刀差?如何結合不同的無線技術,打造智能互聯的城市?在剛剛結束的2013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上,針對4G面臨的挑戰,運營商及產業鏈相關廠商展示了眾多創新產品及解決方案,勾畫了基于4G的互動未來。

      TD-LTE產業基本完善

      目前,我國三大運營商已經開始為LTE積極準備。業界最關心的是: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實現快速靈活的布網。在這方面,由于中國移動較早啟動了TD-LTE規模試驗,產業鏈已經積累了大量經驗。在中國移動的展臺上,TD-LTE宏站、分布式微站、一體化微站、分布式Relay、一體化Relay、NanoCell、PicoRRU等多種基站形態構成了TD-LTE基站家族。據中國移動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產品大部分已經應用于TD-LTE擴大規模試驗中,能夠應對中國移動室內外不同場景的覆蓋。

      除了基站產品日益完善外,中國移動還在本屆展會期間明確了VoLTE的發展路線圖。中國移動希望在2014年啟動VoLTE測試,到2014年下半年或2015年上半年具備規模商用的條件。這為產業鏈指明了方向。

      展示電信、聯通LTE方案

      經歷了兩年多的規模試驗,在中國移動的帶領下,TD-LTE產業鏈已經為規模商用做好了準備。而對于中國的另兩家運營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來說,向LTE演進無疑也是近幾年的頭等大事。目前,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已經開始進行LTE外場試驗。

      對于中國電信來說,要想節省建網成本,就必須在LTE升級過程中想辦法利用原有的網絡資源。在本次展會中,部分廠商展示了為中國電信量身打造的LTE升級解決方案。一方面充分利用小靈通退網后的站址部署LTE小基站;另一方面,在CDMA基站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升級就能實現CDMA與LTE協同覆蓋。

      對于中國聯通來說,在向LTE演進的過程中,發揮自身頻譜特征是構建高效網絡的關鍵。部分廠商在展會中已經展示了為中國聯通量身定做的解決方案。目前,中國聯通的基礎語音網絡包括G1800/U900、G900/U900兩張網絡,而數據網絡包括U2100和U900兩張網絡,未來,中國聯通將在1800MHz頻段升級到LTE,形成一張新的L1800網絡。

      挖掘4G的價值

      對于運營商來說,4G網絡建設的成功并非真的成功,如果運營不當,就很可能會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困局,面臨流量剪刀差的危機。因此,更重要的是如何運營未來的網絡。

      用戶并不關心運營商的網絡究竟是2G、3G還是4G,要想增加用戶忠誠度并提升ARPU值,最重要的是提高用戶體驗。在本次展會中,多家廠商展示了用于提升用戶體驗的CEM客戶體驗管理系統。對于運營商的CTO來說,客戶體驗管理顛覆了原有的網絡運營理念,它打通了運營商不同部門之間的壁壘,大大提升了運營商的效率。

      在做好用戶體驗管理后,運營商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投入挖掘流量價值上。流量經營將逐漸取代語音,成為運營商最重要的業務。在本屆展會中,不少廠商展示了旨在幫助運營商流量經營的價值增長解決方案,它能夠從多個維度分析用戶行為,不但為運營商提供營銷數據,也能為用戶提供消費建議。

      互聯城市難實現

      4G的到來是對無線通信的重要補充。未來,基于2G、3G、4G、WiFi、NFC、藍牙的無線通信可以組合出更多的業務。在本屆展會期間,主辦方重點展示了創意城市街道“GSMA互聯城市”。互聯城市項目由中國移動、思科、福特汽車公司、華為、韓國電信公司和SAP,力圖還原一個真實的城市。

      在互聯城市中,NFC、WiFi、LTE連接被廣泛應用,車聯網、移動支付、智能家居、電子商務構成了一個由無線技術包圍的便捷城市。記者在現場體驗中感到,在技術層面上,互聯城市已經具備了互聯的基礎,但是,要想把它推廣到真實的環境中,還面臨很多問題。例如,不同公司不同領域所使用的標準不統一,不同部門之間仍存在壁壘,這些都將給用戶使用造成影響,互聯城市的路還很長。


    來源:通信產業報 作 者:盧子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