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的時代,決策的精細化和精準化不僅會降低決策風險、決策成本,還能提高決策產生的乘數效應。云計算時代的城市決策、運營及城市經濟與當下有著很大區別,可以說,大數據將全面塑造城市的新未來。
當下,人們對智慧城市的發展很是關注,而這些處在云計算時代的城市,政府決策和企業決策將更具數據支持,數據優化決策的功能將全面挖掘,決策的模糊性將大大降低。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曾斷言,能夠“理解數據,做出決策”的“大數據”技術,將是云端時代最大的殺手級應用。
在城市化的時代,決策的精細化和精準化不僅會降低決策風險、決策成本,還能提高決策產生的乘數效應。云計算時代的城市決策、運營及城市經濟與當下有著很大區別,可以說,大數據將全面塑造城市的新未來。而處于云計算時代的城市,政府決策和企業決策將更具數據支持,數據優化決策的功能將被全面挖掘,決策的模糊性將大大降低,而決策的科學性、正確性及決策效率將直線上升。
在未來,拿數據說話將成為習慣,而以數據來賺錢也將成為一種本能。智能城市的建設之所以一直被提倡,但從未成經典,其中,最大的障礙就在于,數據存儲不足,數據總量不夠,大量數據未被挖掘,采集的數據又呈孤島形態。而且,人們運用數據的平臺也不夠方便。
凡此種種,表明數據遠未形成一種實在的經濟。但數據一旦公共化,一旦規模化,則數據應用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能為社會提供成千上萬個工作崗位。
產業戰略和安排會讓城市的發展呈現出不一樣的一面。包括城市社會也會因個人影響進入中心而使得社會更有能力為新經濟的產生貢獻全新的要素,城市社會資本將超越城市地理局限,而凝聚成跨區域、跨文化、跨國別的新的形態。城市競爭力將不僅由企業提供,而且也大量由個人釋放。誰能發掘數據背后的真相,誰能重組數據關系,誰就會有更多的機會。
大數據產業的整個鏈條很長,除了設備購買之外,還有平臺建設及互聯網應用,以及建構在這些基礎設施上大規模的服務性行業。幾乎所有的傳統產業都將以大數據時代認可的方式來重新建構和組織。經濟中心將從企業擴張到個人,而市場的邊界也將會無限擴寬,經濟的延展性也將極度增強。
來源:機房360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