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電子政務建設一直都受到非常高的重視,國家提出將電子信息技術在政府工作中的應用作為國民經濟信息化的目標。近幾年來,由于云計算的成本節省、效率提升等諸多優勢,政務云成為了電子政務建設的新階段。隨著越來越多的部委和地方政府推行政務云建設,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等需求顯得越發迫切,對安全的疑慮以及業務模式的選擇已經成了電子政務云發展的主要瓶頸。
20世紀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各部門開始著手建設政府辦公自動化工程,同時建立了各種內部信息辦公網絡中心。
從目前國內電子政務的發展情況看,各政府機關部門的網絡基礎建設已經初具規模,中央和省級政務部門主要業務電子政務覆蓋率已經達到70%。然而,2012年,國家電子政務“十二五”規劃提出了當前中國電子政務發展面臨的重要挑戰:認識水平亟待進一步提高,需要大力提升政務與技術融合程度,符合電子政務科學發展的體制亟待健全,要改變統籌不足、政出多門、分散建設、低水平重復、投資浪費等現象,要求國家電子政務加強統籌和頂層設計等。由此可以看出,我國電子政務尚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仍然面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將嚴重制約著我國電子政務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和政府認識上的提升,中國政務云計算數據中心的建設已悄然在中國各地方政府蔓延開來。從早期的各政府職能部門各自為政搞信息化的“孤島式”政務建設模式,到強調政府間信息交互為重點的“群島式”政務建設模式,到如今以資源大集中為模式的“大陸式”政務建設模式,云計算為政務大集中建設提供了有力條件,隨之出現的政務云數據中心在近幾年得到了高速發展。政府云計算數據中心的建設與傳統數據中心建設的最大區別在于整合與管理。整合方面,云計算數據中心既要實現對服務器、網絡設備、存儲設備、安全設備等的設備資源整合,也要實現對政府傳統數據中心不同架構下的各資源體系的整合;管理方面,云計算數據中心在傳統數據中心運行管理的基礎之上,重點要實現對各類資源的統一、安全的管理,以及整合各類資源對外提供服務并實現對服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因此,政府云計算數據中心的推廣難點和商機往往就蘊藏在整合、安全和建設管理模式之中。
云計算概念的提出和廣泛應用以及云計算數據中心的建設使得云計算技術應用在電子政務方面的應用越發高漲。在美國,奧巴馬為節約政府開支,也將目光瞄準了云計算,資助眾多試點推行云計算項目。以美國的電子政務USA.gov網站為例,傳統來看政府得雇傭大批程序人員花6個月時間,年花費250萬美元預算。若改用云計算,一天就完成升級,年維護費用只需80萬美元。云計算如此“神奇”的原因在于它能幫助美國政府解決三個關鍵問題——可擴展、性能和成本。這又一次表明了云計算在政府機構的電子信息化政策和戰略中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業務應用的遷移存在的困難和用戶對云計算安全認識的不足成為了云計算在電子政務應用快速推廣的重要障礙。
因而,賽迪顧問認為政府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逐步推動政務云建設真正落地發揮效用:第一、將部分電子政務應用遷移到云平臺,對現有數據中心進行改造,并建設一個底層的基礎架構平臺,從而提升政府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能力。第二、引導教育、醫療等公共事業進行云遷移。第三、政府可以推動云服務商,在行業云方面做一些嘗試。此外,政府還可以在一些新的開發區構建云平臺,把云的服務作為開發區招商引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服務能力。賽迪顧問也將在政務云應用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服務政府和企業在政務云方向上的對接,真正的促進云計算在全國各地政府部門全面發展,為實現“智慧政務”提供最佳支持。
來源:通信產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