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下這個科技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涌現出了不少利益雄厚的新興產業,而物聯網、云計算被認為是下一個萬億元級的候選產業。對于傳統制造業城市而言,如何能把握住“億萬商機”,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找準位置,興起這兩個產業,帶起一座創新之城,已是當下新的發展課題。
而在這個言必稱云、言必稱物聯的年代,物聯網、云計算大規模普及不再是遙遠的夢。曾有專家做出預測,未來10年內,這兩個產業將廣泛運用于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等多個領域。在這樣的大趨勢大氣候下,向來以玩轉傳統產業著稱的東莞,如何能在新興產業競爭中先人一步,打出特色牌,搶得一杯羹,這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好的規劃,但不可止于規劃。發布發展一個產業的政令后,應進一步以理性審慎的態度去一步步實施,切忌過多的“紙上談兵”或是盲目的一哄而上。也就是說,一個產業發展的好壞,可從發展定位、管理和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號召能力等方面去歸納。足見,產業定位是基石。
在這一輪發展物聯網、云計算產業的布局中,xx是定位價值最豐厚的微笑曲線的兩端研發和市場,還是繼續甘做產業鏈的末端,這確實值得認真思考。應借物聯網、云計算之勢,整合產業鏈,促進產業間融合,加快多個產業轉型升級速度。
不論是發展云計算還是物聯網,都應避免少走彎路。值得注意的是,與原有的傳統支柱產業發展源頭不同,新興產業最近開始紅火的源頭來自于官方。應警惕行政之手越俎代庖,代替市場。
因此,要將規劃落實在現有的市場化基礎之上,充分激發市場力量,引入企業、民資進駐新興產業,采用市場之手加上政策的導向作用進行調節、“逐利”。
各大城市應結合當前在物聯網、云計算產業應用研發上所具有的同發優勢,從應用的角度去思考,有效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自身的力量去開啟龐大的應用市場,在這場競爭中實現跨越式發展,并通過自身的高技術能力和強大的品牌優勢占據物聯網、云計算產業鏈中附加值較高的環節。
來源:機房360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