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融合組網看中電信:理想很好 現實很難


    作者:丁傲西    時間:2013-06-25





      在《沙盤推演,假如三家運營商都做TD-LTE》這篇文章中,我推演了三家運營商都只獲得TD-LTE牌照后可能發生的情形。經過多個角度的分析,我得出如下結論:移動,聯通上馬TD-LTE沒有任何技術上的問題,如果這兩家運營商只獲得TD-LTE牌照,對他們的影響并不大。而電信因為CDMA網絡的特殊性,無法以CDMA為基礎實現與TD-LTE的融合發展。因此如果只發一張4G牌照,CDMA運營商應該做FDD-LTE。

      然而,情況發生了微妙的變化。2013年6月21日,“2013天翼手機交易會暨移動互聯網論壇”在廣州舉行,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首次在公開場合明確地釋放中國電信4G制式的選擇。“頻率是制約運營商最核心的資源,4G時代,融合組網不可避免。”王曉初指出,在中國電信的4G網絡部署藍圖中,大范圍、廣覆蓋的4G網絡還是使用FDD制式,而市區內將使用TDD制式吸收多余的話務量。在LTE終端方面,中國電信將圍繞手機、數據終端和卡三類產品展開。“在手機上,推出FDD模式,部署C+W+G+FDD四模9頻產品;數據終端為TDD+WIFI及TDD+FDD+WIFI組合,推出數據卡、MIFI和CPE產品;在卡方面,新卡將采用LTE+NFC。”

      居然是兩種制式混合組網!電信這一表態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為什么要選擇混合組網,王曉初給出的理由是因為頻譜資源有限,這個話是有一定道理的。頻譜資源是無線通信中最寶貴的資源,隨著4G時代的來臨,各種高速數據業務對于頻譜的需求日益提升。FDD技術要求接受與發送信號必須使用連續、對稱的頻率(比如下載使用2110~2125MHz,上傳使用1920~1935MHz),然而隨著無線通信的不斷發展,目前剩余可用的頻譜資源十分有限,一些零散的頻譜由于不能被FDD技術使用而被閑置。TDD技術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用相同的頻率接受和發送信號(比如下載和上傳都使用1880~1900MHz),因此可以方便的使用FDD所不能使用的零散頻段。也就是說,混合組網有助于充分利用不同的頻率資源,提高頻譜利用率。

      然而,頻譜問題并不是電信選擇混合組網的根本理由。我們知道,中國只有三家運營商,和很多國家和地區相比,運營商的數量并不算多。頻譜雖然有限,只分配給三家運營商也不會到不夠用的地步。實際上,國家的態度才是電信混合組網的決定性因素。TD-LTE作為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4G標準,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即使CDMA網絡完全無法和TD-LTE網絡兼容,國家還是希望電信支持它。但是如果擁有CDMA的電信只做TD-LTE,那么等待電信的下場必將是滅亡(在《沙盤推演,假如三家運營商都做TD-LTE》已經有過詳細的分析)。希望電信給予TD-LTE必要的支持,又不希望TD-LTE害死電信,唯一的辦法就是混合組網。也就是說,國家給予電信兩張不同制式的4G牌照,既有FDD-LTE,又有TD-LTE。做FDD-LTE是為了電信生存下去,而做TD-LTE,則是為了扶持自主知識產權。

      對于電信來說,多制式融合網絡,理想很好,現實卻是困難重重。一般來說,由于4G網絡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運營商原有2G和3G網絡必然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4G網絡的有效補充。但是由于電信使用的是極其特殊的CDMA網絡,要想把TD-LTE融合到CDMA網絡中,可能性幾乎為零。目前全球業界CDMA和LTE的互操作試驗和測試只在FDD-LTE上進行過,而對于CDMA和TD-LTE這種組合,由于迄今尚不存在商用化的需求,因此其互操作性的技術發展,包括技術開發、產品規范、產品開發以及配套技術等,至今沒有得到任何的關注和推動。因此對于電信,由于只能實現CDMA與FDD-LTE的互操作,而不能實現CDMA與TD-LTE的互操作,所以融合實際是指CDMA與FDD-LTE的融合。也就是說,未來電信的無線網絡將由一張單獨存在的TD-LTE網(無法和CDMA網絡互補)和一張CDMA+FDD-LTE融合網絡組成。

      那么,電信為什么只在市區里使用TD-LTE網絡呢?我們知道,運營商現有2G網絡主要使用的是800,900MHz的頻譜,而3G網絡主要使用1900,2100MHz頻譜。對于TD-LTE這項技術,國家所分配的使用頻譜是2600MHz。頻率越高,信號在傳播的過程中損耗也就越厲害。換句話說,要想使新建的TD-LTE網絡覆蓋的水平達到目前移動GSM網絡的標準,那么所需要的基站數量將至少是GSM數量的2倍以上。參考目前移動全國擁有80萬GSM基站,那么未來TD-LTE將至少需要建設160萬個基站。建設這么多的基站,自然需要好幾千億的投入,而電信的利潤只有移動的幾十分之一,完全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因此未來電信的TD-LTE的覆蓋將只能以熱點地區為主。不過,由于TD-LTE網絡獨立于電信原有2G,3G網絡,網絡的部署又只是存在于熱點地區,選擇租用移動部分TD-LTE網絡與自建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TD-LTE網絡的覆蓋對于電信來說反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發展4G網絡,終端是關鍵。而沒有好的芯片,任何終端都只是空談。由于CDMA網絡的特殊性(美國高通公司把持所有核心專利,收取高額專利費和入場費),目前全世界尚沒有支持CDMA+TD-LTE的多模芯片。不僅如此,未來能夠研發CDMA+TD-LTE芯片的也只有美國的高通公司一家。由于只此一家,別無分店,TD-LTE所面臨的風險將是十分巨大的。為了規避風險,實現對TD-LTE的支持,電信只能選擇使用WiFi+TD-LTE的數據卡,或者是現在移動在TD-LTE試商用過程中廣泛使用的MiFi(一種將TD-LTE信號轉化為WiFi信號的終端),又或者是特殊定制的CPE(一種只能接收發送TD-LTE信號的行業應用終端)。除此之外,并沒有任何CDMA+TD-LTE的手機可供使用。也就是說,電信在TD-LTE網絡所使用的終端僅僅是非常基礎的數據終端。雖然TD-LTE屬于4G網絡,但是其所承載的卻是消耗大量頻譜資源的數據卡業務,這樣的運營方式實際上是非常不恰當的。由于頻譜資源極其有限,而用戶對數據流量的需求卻是無限的(比如BT業務),再多的頻譜資源也會因為數據業務的大量使用而耗盡。不僅如此,數據卡所提供的業務是低附加值的,運營商只是作為管道而存在,對于運營商的貢獻十分有限。花幾百億巨資建設的TD-LTE網絡如果僅僅用來支持數據卡業務,不僅建網成本高,覆蓋范圍小,而且實際用途窄,完全不能體現4G網絡的價值,甚至不如WiFi覆蓋來得劃算。這樣的發展對于CDMA運營商來說是吃力不討好的,對促進TD-LTE的發展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是沒有辦法,強人所難,要CDMA運營商來做TD-LTE,這就是唯一的辦法。對于TD-LTE,電信更多的是無奈。

      而在FDD-LTE上,電信的選擇可就多了。FDD-LTE不僅可以支持多種形式的數據終端,在用戶最廣泛使用的手持終端方面,電信也不會輸給其他運營商。目前全球流行的iphone5,GalaxyS4,ipad等手機、平板電腦產品都支持CDMA+FDD-LTE雙模網絡,在終端上不存在任何技術問題。在演講報告中,電信公開表示自己將選擇早已在世界上廣泛使用的CDMA+FDD-LTE融合標準,重點部署CDMA+WCDMA+GSM+FDD-LTE四模九頻產品。這種產品不僅可以實現全球漫游,同時還可以支持3G所不能提供的高速數據業務,可以說是未來電信賴以生存的重要法寶。更重要的是,借助FDD-LTE的發展,電信終于可以融入國際主流,不再因為沒有GSM/WCDMA網絡而被孤立。這對于電信未來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好處。因此對FDD-LTE,電信是充滿活力的。

      在LTE卡方面,電信將NFC技術與LTE卡相結合。NFC是NearFieldCommunication縮寫,也就是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通常被用作身份識別與小額支付。在國內很多地方,電信的NFC產品“翼支付”(一種UIM卡與NFC卡結合的特殊卡)已經被大量使用,人們用它來刷公交費,買東西,極大的方便了自己的生活。在4G時代,NFC將成為4G卡的標配,每個4G用戶都能享受到手機刷卡帶來的便利。電信也在這個時候告訴我們,電信業和銀行業融合的趨勢,正隨著技術進步,一點點向我們走來。

      最后說一下,個人認為TD-LTE是不是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問題已經不需要再問了。既然國家下了這么大的決心推動TD-LTE的發展,那么它的核心技術必然掌握在中國手里。既然如此,我們當然應該支持它。連只能使用數據終端支持TD-LTE的CDMA運營商都被要求上馬TD-LTE,那既有GSM/WCDMA+TD-LTE多模手機,又有五模十頻芯片(同時支持GSM,WCDMA,TD-SCDMA,FDD-LTE,TD-LTE的芯片),作為WCDMA運營商的聯通被要求上馬TD-LTE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也就是說,三家運營商都做TD-LTE的傳聞完全有可能變成現實。不過還好,不是只發放TD-LTE牌照,而是可以FDD/TDD混合組網,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對自主知識產權的支持,又不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負面的影響。這雖然不是最優的方案,卻也勉強行得通。4G牌照的發放已經拖得夠久了,各種難解的問題被不斷拋出,然而萬能的領導們總是能解決各種難題,想出各種變通的辦法。而4G,也在一輪又一輪的博弈中離我們越來越近。從這次電信的表態中,我們終于知道了國家的真實想法。既然國家已經有了自己的結論,那接下來,就讓我們等待4G牌照發放的那一天吧!


    來源:網易科技 作 者:丁傲西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