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看得出來如今運營商面對的尷尬境地,誰都知道需要轉型才能謀得發展,但并不是誰都能夠真正的實現轉型。轉型總是痛苦的,并不是誰能忍受痛苦,特別是在KPI當道領導經常換的報增長時代。
不過,即便再痛苦,不轉型總是沒有出路的等死,如果看到了轉型的路向就應該快速決策并強力推進,沒有勇氣和決心肯定完不成轉型的任務。
運營商的去電信化等于是向百年以來的慣性思維和方式作出挑戰,等于是讓拿弓箭和刀劍的人突然要開坦克架飛機,首先得拿出必勝的勇氣出來,要敢于向對手學習向原有的習慣作別,這種勇氣至關重要。
更嚴重的是,運營商的去電信化等于是自己向自己開槍,去電信化的過程中,也許會嚴重的影響到運營商的既有業務收益,會大大損害運營商業績的增長甚至出現業務萎縮和收入降低,但這都是轉型過程中的陣痛,是必須忍受的痛苦。世上沒有沒有波折的發展歷程,基業長青的企業都曾經經歷過磨難,只要頂過去了就是風雨之后的彩虹。最可怕的是,不相信自己的挫折,不敢認可自己的錯誤,不敢面對的結果就是失去轉型機遇從而走下歷史舞臺。
運營商的去電信化不是靠說就能完成的,需要踏踏實實的去做,但離開說也萬萬不行,需要的是說和做的統一,特別是上層說做到“說到做到”,不能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這會害了數十萬員工的心,也會讓去電信化變成空洞的口號無法落實。
作為運營商的最高領導層,應該有堅定的決心,從各個方面通盤考慮進行去電信化的研究部署和計劃執行,有條不紊的根據實際情況推動各項任務的完成。在這個過程中,也許會出現很多不可預測的問題,也許會出現各方面的質疑和挑戰,但一旦認準了方向就不要逡巡搖擺,應該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實現勝利。
從當前的現實看,運營商要做好去電信化,就必須敢于向自己傳統的業務進行自我革命,與互聯網公司齊頭并進或者先行一步做到極致,只有這樣的勇氣和決心才能尋找到新的合適的商業模式,也才可能讓監管當局作出有利于運營商轉型的改變,否則,摸著石頭過河的結果就是貽誤戰機一敗涂地。
來源:飛象網 作者:馬繼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