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寬帶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區域發展不平衡且差距不斷擴大的問題越來越明顯。同時,寬帶建設在城鄉規劃、征地、建設、設施保護等方面得到的支持力度不夠,住宅小區進入難、管線穿行難、基站選址難等問題普遍存在,嚴重阻礙寬帶發展的進程。對此,有專家表示:“寬帶中國”戰略以及相關的監管體系應盡快出臺,不能一拖再拖了。
普及率低、區域發展不平衡的“頭疼病”
在3G、LTE、FTTx的建設推動下,我國的寬帶發展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但普及率仍然很低。
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4月底,我國寬帶用戶數為1.8億,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光纖寬帶用戶2642萬戶。光纖接入覆蓋目前已超過1億戶。但我國寬帶普及率仍然很低,2012年6月底在32個國家排名中,中國以10%的普及率位居第17位。
除了寬帶普及率低,我國寬帶發展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東西部差距大,而且差距在擴大。
有數據顯示,到2012年底,我國農村寬帶用戶為4076萬戶,僅占全國23.3%,人口普及率僅為6.3%,落后城市12.6%,且差距存在進一步擴大的風險。另外,中、西部寬帶用戶分別為4424萬戶和3598萬戶,人口普及率分別落后東部6.7%和7.3%,同樣差距有擴大的趨勢。
對此,中國通信學會光通信委員會主任毛謙認為:“我國的寬帶建設投入機制不完善,與多數國家政府直接投入資金和出臺政策支持相比,目前我國寬帶發展幾乎完全依靠市場機制。但全國還有15%行政村沒有寬帶,中西部及農村屬于高投入低產出地區,難以靠市場機制實現普及,需國家寬帶戰略的出臺以實現普遍服務。”
據悉,今年3月底,《寬帶中國戰略方案》已制定完成。目前專家組合相關部委正在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部分已經完成,而外界最為關心的后續財稅支持方案也在緊鑼密鼓地研究制定中。
“單個運營商建設全國性寬帶網絡的總成本將高達2000億元至2800億元,三大運營商總計建設成本將超過6000億元,如果有相應的財稅支持政策,將使國內寬帶及相關產業迎來新一輪大發展。”毛謙表示。
無可奈何的潛規則之“過路費”
如今寬帶進小區的成本越來越高,有的地區甚至“過路費”高達40%。作為寬帶提速建設的一大障礙,“過路費”這個行業潛規則導致大部分用戶付高價卻用低網速,不僅使用戶喪失選擇權利,同時也令寬帶運營商們無可奈何。但時至今日,國內仍然缺少有力的管理措施去杜絕這一現象的發生。
對于小區寬帶業務壟斷的現象,其實國家早有明令禁止。2007年1月,工信部和住建部曾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項目管理者不得就接入和使用住宅小區和商住樓內的通信管線等通信設施,不得與電信運營企業簽訂壟斷性協議,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其他電信運營企業的接入和使用,不得限制用戶自由選擇電信業務的權利。但在物業瘋狂壟斷小區市場的進程中,這些規定都成了一紙空文。
對此,工信部通信發展司組織編制《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和《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并于2013年4月1日起實施。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仍表示擔憂:假如小區開發商或物業公司拒絕執行上述國家標準,由誰來監督?
對此,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副所長敖立認為:“新國標雖是強制性標準,但畢竟不是法律,所以還需要完善的監管體系以確保寬帶建設進程的順利進行。”
來源: CCTIME飛象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