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互聯入侵 運營商以基地模式發展平臺經濟


    時間:2013-06-21






      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的增加、終端的迅速普及,一方面使得用戶行為移動化,另一方面也推動著行業變革。而對于運營商來說這是一把“雙刃劍”,有專家認為,以基地模式發展平臺經濟將成為其應對挑戰的最佳選擇。

      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是一把“雙刃劍”

      據了解,2012年,我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到737.7億,同比增長137.2%,而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長迅速,2012年用戶規模達4.2億,預計2013年將超6.48億。

      同時,智能終端也快速普及。數據顯示,2012年智能終端出貨量達到6.2億,預計2015年占比達到54%。移動設備超越傳統PC已成為中國最熱門的互聯網訪問途徑,用手機接入互聯網的網民占比提升到74.5%。此外2013年第一季度我國手機搜索網民規模達到了30750萬人,同比增長31.6%。

      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大促使流量激增。據悉,目前移動互聯網流量已占全球互聯網流量的15%,預計到2014年將超過30%。

      但在其迅速發展的同時也給運營商帶來三大沖擊:短信彩信業務和傳統增值業務被替代,語音業務被分流。

      眾所周知,移動IM對短彩信業務有較強的替代效應,用戶的溝通行為習慣正在發生變化。工具、內容類應用對傳統增值業務如手機報、彩鈴等有明顯的替代效應,各應用商店都能提供涵蓋新聞、閱讀、音樂、教育、健康等豐富應用。不僅如此,以Viber為代表的VoIP應用較大地分流語音業務,預計Viber累計發展用戶超2億,而Skype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通話服務提供商,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

      以基地模式發展平臺經濟

      面對移動互聯網的沖擊,國際標桿運營商選擇積極應對、直面挑戰、擁抱合作。例如KDDI將Line納入其流量套餐計劃,刺激用戶流量增長。而日本軟銀推出包月不限流量套餐,并收購了KakaoTalk日本總公司50%的股份。美國Verizon推出不限流量通話和短信套餐包,與4G業務捆綁銷售,通過4G流量業務刺激收入增長。

      與國外運營商的積極應對相比,國內運營商也開始轉變在傳統電信業發展中形成的思路。中國移動互聯網基地總經理杭國強認為:“運營商具備網絡、用戶、渠道以及數據四大優勢,通過整特色資源能力有望實現創新突破。而中國移動選擇構建開放平臺,助力移動互聯。”

      中移動布局端、管、云、臺四大領域,其互聯網基地以構建開放平臺為基礎,聚焦個人和企業雙邊市場,對外共享線上、先下渠道,開放計費、數據、語音等各項能力。

      例如,中國移動MM承載和營銷第三方應用、數字內容及移動自有業務的核心入口。其“一站式”平臺匯聚內容,吸引用戶。還有融合通信平臺,涵蓋飛信、郵箱等社交產品,沉淀豐富的用戶社交關系和UGC內容,并通過開放運營為第三方應用及內容導入用戶等。

      而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總工助理胡世良提出:“平臺是移動互聯網的最大特征,移動互聯網就是平臺經濟。”

      中國電信選擇以基地模式推出專業化運營。面向企業客戶構建主要行業基地,首批成立交通、物流、教育、政務4個行業8個舉措。以基地為主體,開發自有特色行業產品,并依托電信優勢資源,吸引業內主流合作伙伴,構建強大的行業應用匯聚能力。

      面向公眾客戶做強互聯網內容基地,已有視訊、閱讀、游戲、空間、動漫、音樂等8個互聯網基地。值得注意的是各基地在專業領域獨立發展,以互聯網模式服務用戶。同時憑借其所匯聚的海量內容資源開放給更多的合作伙伴,為用戶及合作伙伴創造更多的價值。

    來源: CCTIME飛象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