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如今已經切切實實的深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中,如果你仍然堅持在服務器市場,那后果一定很糟糕。
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近日出了一份報告,闡述了如果全國的企業都把工作負載從自己的數據中心服務器上遷移到云服務器上,會發生些什么。
報告顯示,如果做到這一點,能源節約的效果將極為顯著,運行數據中心包括內部所需的各種設備的總能源需求將會下降87%——從每年373千兆焦耳降至47千兆焦耳。所節省下來的電力足以支撐洛杉磯一年的電耗。
“盡管統計未必足夠確切,但是在全國這樣的規模上,使用本地數據中心和云數據中心的能耗差距無疑是極為巨大的。”報告稱。
不過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樣做之后,在全國規模上,對IT基礎設施需求量的減少。服務于8700萬用戶的電子郵件服務器數量將從350萬臺降低至47700臺,降幅高達98.6%。差異之所以如此巨大,原因是絕大部分服務器都并未充分利用:許多郵件服務器只處理2000左右的用戶,而有些私人的則更少,甚至低至8位用戶。換言之,如果你現在走進這些數據中心里,會發現它們99%都在閑著沒事干。
支撐生產力應用程序的服務器數量將從123.7萬臺降至3.24萬臺,降幅97%。
然,遷移到云將會給硬件廠商賣出更多設備的機會,但卻難以彌補由于需求下降導致的缺口——還不算降價——可能攀升達90%。
更糟糕的是,硬件廠商將不得不與新的更復雜的客戶進行抗衡。不同于以往向數以百萬計的客戶銷售數以千計的服務器,現在則是要向數以千計的客戶銷售數以千萬計的服務器。一些大型的客戶如google和facebook等,都已經在自己設計設備并交給臺灣承包商來進行生產。一些云供應商則不會自己去設計服務器,他們會選擇從這些大公司那里訂購。
不過這意味著硬件市場已死嗎?不,但這意味著供應商得去進行更多的創新型開發以保證不被淘汰。回顧過去,這也正是為什么AMD收購SeaMicro以及VMware收購Nicira。SeaMicro和Nicira分別在服務器和網絡設備領域具有全新的架構創新,改變了很多以往的概念。前不久發布的HP的Moonshot服務器,就是基于SeaMicro創意的一款產品。
由于云計算的自身屬性數據量越來越大,存儲市場的需求不會發生下跌問題。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的一項研究估計,將生產力應用程序遷移到云對外部硬盤驅動器數量需求只會產生輕微影響。
WiFi系統是贏家——每發送1bit數據,通過wifi只需100微焦耳,而通過蜂窩數據網絡則需要450微焦耳。而且即便是平板和智能機日益流行,數量日益增加,也不會抵消掉這一節能優勢。
“從現在起五年內,您的手機將自動在室內切換到WiFi狀態”,技術基礎設施高級副總裁Urs Hoelzle上周說。
來源:機房360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