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計算時代到來 企業郵箱走進云時代


    時間:2013-06-19





      云計算時代的到來,對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企業管理已難以應對企業信息越來越多的需求,而企業80%以上的信息數據流是通過企業郵箱來流轉管理的,企業郵箱將成為未來企業辦公平臺建設的重中之重。

      云模式的安全、便捷、快速的處理特點能否在企業郵箱快速落地,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未來信息化建設的成敗。那么企業郵件系統提供商們在2013年會有著怎樣的發展機會?

      企業郵箱走進云時代

      42年前,世界上第一封電子郵件誕生。

      26年前,中國有了“越過長城,走向世界”的伊妹兒第一步。

      11年前,包括263、新浪、搜狐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紛紛推出托管型的企業郵箱服務。

      10年前,還有很多企業對于企業郵箱一無所知,“企業郵箱”只不過是個陌生的名詞。

      而如今,企業郵箱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講,都在發揮著其它網絡產品無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說前十年,企業郵箱產品在國內的發展是屬于PC互聯網時代的產物,那隨著當今云計算、大數據的風起云涌,電子郵件行業正面臨著產業巨變的新十年。

      社交網絡不會取代企業郵箱

      然而Email的前途未必一帆風順。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曾經向世人宣稱:“Email已死”。因為社交網絡和即時通訊工具給Email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以Facebook為例,其全球用戶數量在2012年就已經超過十億。

      有越來越多年輕的網民更習慣通過社交網站進行意見反饋交流,而四成19歲以下網友,會隔幾天或有必要時才收一次Email。電子郵件真的會是“明日黃花”么?范甲博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首先,在商務領域,電子郵件是比社交網絡更加正式、更加安全、更加規范的溝通工具,具備一些如責任性、可記錄、可審計等功能,非常標準。而對于社交網絡來說,它并不具備這些條件,而且顯得隨意化、個性化。

      第二,電子郵件具有標準化和互通性的特點,電子郵件是最古老的互聯網應用之一,隨著郵箱的發展,郵件地址和通訊協議作為一種規范標準,已經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大家開發的郵件系統都遵循這一組標準,這樣全世界的郵件都具有互通性,這是電子郵件的一個優勢。

      而對于社交網絡來說,截止到目前沒有一個大家公認的、國際化的通用協議和標準。如果企業內部用社交網絡進行溝通還可以,但是當企業與合作伙伴、與其他企業之間用社交網絡進行溝通交流時,就會因互通性而受限。

      第三,從用戶整體需求來看,截止到2011年,中國使用電子郵件的網民約2.46億;到2012年底,中國使用電子郵件的網民達到了2.51億,網民使用率達44.6%。而中國500多萬家使用企業郵件的企業只占企業數量的10%左右,還有90%的企業沒有使用企業郵件,所以說發展空間是巨大的,企業郵件需求增長速度也非常快。

      “我認為企業郵箱這種服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被取代。”范甲博特別指出“但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變就是唯一的不變,電子郵件將來是否會和其他通信工具融合?

      目前還不能判定,但作為企業郵件系統提供商,我們也需要不斷創新,根據一些革命性的信息技術,以及用戶溝通交流習慣的改變,或需求的改變,我們也要不斷去適應。未來電子郵件也有可能失去郵件的屬性,但是我認為,電子郵件作為用戶之間進行信息快速溝通交流的根本屬性是不會變的。”

      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郵箱也移動

      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與發展使得桌面互聯網使用率下降,手機和平板電腦導致互聯網用戶使用計算機的時間減少。范甲博指出,移動互聯網已經越來越深入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和工作習慣,給整個社會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這同時也促使企業越來越重視移動信息化的戰略部署,移動信息化將是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發展潮流。

      為了迎接移動辦公時代,一些企業郵件系統提供商已經推出了針對不同移動終端的郵件服務,協助企業全面提升移動辦公效率。

      本土化的郵箱系統更接地氣

      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存在著大、中、小三類企業,不同類型的企業對于企業郵件系統的需求也不同。

      對于大型集團化的企業來說,集團的各個分支機構都有獨立建設的郵件系統,現在面臨著集中化建設的問題,同時還面臨著要向云計算平臺進行遷移。

      對于中型企業來說,雖然大多都配有郵件系統,但是也面臨著如老一代的郵件系統存在垃圾郵件過多、海外郵件轉發不暢通、系統不穩定、容量空間非常有限等等一系列問題,現在正趕上更新換代的時機。

      對于小微企業來說,隨著公司的發展和機構的擴展,以及管理水平的上升,都有著比較強烈的使用電子郵箱的需求。

      “這些情況為眾多郵件系統提供商帶來了很大的機會。”

      但是,同樣面臨如此廣闊的市場需求,像Gmail、Hotmail這類國際品牌的郵箱在國內卻一直沒有大的起色,對于國外郵箱品牌在華遭遇的“水土不服”,行業資深人士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忽略了本土化的需求。

      和“洋品牌”相比,本土企業存在以下三點優勢:本土企業更加重視技術上的創新和本土化的服務需求;本土企業能提供更加全面的運維與售后服務;在價格方面,本土企業也占有絕對優勢。

    來源:比特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