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成有效良性競爭 寬帶服務才能提升


    時間:2013-06-03





      日前有研究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將達約2.5億,將成為固定寬帶家庭用戶總量最多的國家。為此,各路運營商正使出渾身解數,意欲爭奪寬帶市場。而據南都近日報道,一些二級運營商頻頻吐槽自己“處于被聯通和電信‘卡脖子’的生存狀態”,由于向中國電信和聯通支付“買路費”太貴,所以寬帶價格無法有效降低。

      所謂“買路費”緣于電信和聯通擁有兩張全國性骨干網絡。“骨干網”即整個國家網絡的中樞,新浪、搜狐等絕大多數內容提供商都將服務器托管在它們網絡中。所以包括廣電系在內的二級寬帶運營商,都必須依附在它們的網絡上,否則寬帶用戶無法訪問到任何內容。與此同時,工信部規定,寬帶提供商ISP之間互聯互通是單向結算的,即大家都要向電信和聯通交錢。

      盡管中國電信與聯通不約而同地聲稱,它們已經與包括天威視訊、珠江寬頻、歌華有線等廣電系在內的二級運營商達成了“多項合作”、“結算價格已大幅降低”。然而,有了這種所謂的“多項合作”就沒有了壟斷嗎?

      顯然,如果從寬帶服務的利益鏈來看,包括廣電系在內的所有二級運營商都只是電信和聯通的寬帶“分銷商”,而非所謂的“競爭對手”。就像中石化與中石油,有直營加油站,也有民營加盟商。可是,兩桶油始終掌握著石油開采等上游核心資源,即使發改委“調控”著油價的上限,但兩桶油依然牢牢地控制著供應,只要民營加油站賣得便宜,就會被“斷供”,所以油價怎么可能下降?

      雖然中國電信、聯通稱“并不存在價格歧視。”不過,骨干網的資源一日未完全市場化運作、形成有效的競爭,寬帶的價格就如同油價一樣,一日也不會真正地降下來。

      現在為了降低“買路費”,珠江寬頻等一些二級運營商,已經轉向中國移動購買骨干網資源。只是中國移動在固網建設上遠遠不如其他兩個運營商,所以寬帶服務的質量一直不盡人意。

      其實,歷史已經證明,讓兩家掌握核心資源的運營商“競爭”往往不能解決壟斷的問題。比如,在2G時代,中國移動與聯通的競爭并沒有讓手機資費降了多少,等到3G時代,中國電信加入后,手機資費才有了一個可觀的降幅。

      如果要徹底破除寬帶壟斷,降低民眾的寬帶接入成本,在監管層面上,除了要加快推進廣電系與中國移動作為競爭者加入外,還要以公開透明方式,制定接入骨干網的寬帶價格標準,不僅要以法律手段防止和懲治骨干網擁有者對二級運營商的價格歧視,甚至還可以放開、推動更多的國有、民營運營商參與骨干網的建設。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