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移動互聯催生巨大發展空間


    時間:2013-05-31





      中國互聯網業務移動化遷移已經全面展開,移動終端正成為各大互聯網企業爭奪的戰略高地,未來的網絡世界將是移動互聯的世界。這是29日在北京發布的《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13)》所提出的一個主要觀點。

      報告指出,中國移動互聯網近年來呈現了繼續高速發展的態勢。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大幅度增長,遠遠超過網民的增長幅度,手機網民數量首次超過PC網民數量。

      解鎖手邊的手機或者智能平板電腦,人們會發現移動應用已經覆蓋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閱讀、搜索、地圖導航、語音、相機,甚至移動支付都成為必備應用。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2012年中國手機網民上網行為研究報告》稱,35.6%的手機網民因為使用手機而減少了對電腦的使用,尤其是切合手機便攜隨身特點的娛樂、社交和信息類應用,人們更多地開始轉向手機而不使用電腦來進行操作。

      報告的主編、人民網副總裁官建文認為,新的應用模式可以激發傳統行業潛力,如金融業務辦理不僅可以延伸至手機上實現,手機支付還將擴大金融領域的交易能力;以手機等移動設備為中心,以各類傳感器設備為信息采集終端,進行遠程醫療服務等。

      報告指出,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社交應用,通過整合地理位置信息、通訊錄等功能,成為關系型社會中網絡關系、人際關系深刻變革的中堅力量,關系型社會中人際關系的拓展手段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社會關系的變革也變得前所未有的深刻。

      到2012年底,微博的用戶已經達到3.09億,其中65.6%的人使用手機終端訪問微博,到2013年1月,微信用戶已達到3億。移動化和社交化是共同推動關系型社會變革的兩大緊密交織的趨勢。

      曾經有一副漫畫描述了這樣一種場景:一家人圍在餐桌前吃飯,但幾乎所有人都盯著手機。在朋友聚會的時候不少人或許也有同樣的感受,人們和數字世界的人聊得火熱,卻對身邊的人熟視無睹。

      這樣的情形在報告中被稱為是一種新型的“社交困境”,即人們與數字世界中較遠的人的連接越來越緊密,但與現實世界中較近的人卻越來越疏遠。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彭蘭說,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這兩個過去被認為是彼此分割的空間,越來越趨向統一。在技術的支持下,數字信息成為現實空間位置的直接映射,虛擬空間則隨現實空間的變化而轉換,兩者越來越如影隨形。

      創新工廠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曾表示,移動互聯網已融入主流生活與商業社會,貨幣化浪潮即將到來。

      報告也指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使用的深化,移動游戲、移動廣告、移動電子商務、移動視頻等業務模式流量變現能力將得到快速提升,盈利模式會成熟,移動互聯網呈現出商業模式多樣化的態勢。

      同時,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所帶來的海量數據流量,為“大數據”的分析提供了數據資源,而移動端一般具有更精確的身份標識,這樣的數據則更顯得具有商業價值。報告認為,隨著對數據挖掘的不斷深入,針對用戶個性化定制的應用服務和營銷方式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

    來源: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