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營商去電信化需跳出管道思維


    作者:林永華    時間:2013-05-31





      經過首季的強勢上漲之后,4月份運營業整體3G增長率環比出現下滑,三大運營商下滑程度不一:中移動3G新增用戶跌幅最大,新增用戶減少最多,而中聯通和中電信雖跌幅不同,但整體較為平穩。

      4月份是傳統淡季,運營商補貼降低,3G用戶增速放緩也是預料之中。運營業本身日益激烈的存量競爭加上外部OTT應用不斷施壓,運營商的轉型思路也在發生著變化,“去電信化”成為運營商轉型一致的燈塔。

      用戶增速放緩,三大運營商境遇各異

      4月份運營業用戶增長相比于前三個月的持續上揚顯得低迷了許多。

      從中移動方面看來,3G月增長用戶數從3月份的約980萬戶大跌近43%,至565.1萬戶,大有腰斬之勢。43%的跌幅不僅僅終止了之前連升4個月的氣勢,更是創下了集團有記錄以來3G上客最大的跌幅。不過由于2G轉3G增速放緩,期內中移動2G用戶的流失亦減少,較3月流失400萬戶相比,4月僅流失138.8萬戶。截至4月底,中移動累計用戶數達7.31億戶

      中聯通4月份新增407.6萬戶,較上月下跌25.6萬戶,即便如此,這依然是聯通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上客月份,中聯通3G累計用戶達9189.2萬戶,移動用戶數累計達2.54628億戶。

      中電信4月3G上客量為307萬戶,較上月下降了13萬戶,這也是內內第二高上客月份,3G用戶總數累計突破8000萬,達8114萬戶,移動用戶總數達1.7019億。

      在固網方面,中聯通與中電信則表現出較為平穩的發展態勢。4月份,在固話用戶上中聯通用戶凈減58.4萬,累計為9069.1萬戶;而中電信減少67萬,累計為1.6103億戶。寬帶新增用戶上,中聯通新增51.4萬戶,累計6142.7萬戶;中電信新增97萬戶,累計9415萬戶。

      從總體來看,三大電信運營商4月3G上客量按月跌26.5%至1279.7萬,中移動領跌;固網寬帶方面,中聯通與中電信保持穩中有漲的勢頭。

      三因素困擾,用戶增長放緩預料之中

      在首季持續強勁上漲勢頭后,4月份三家運營商用戶增長,特別是3G方面,為何會突然間掉頭急下?

      一是補貼放緩。4G牌照雖未如業內預期的在5.17電信日發放,但無論如何4G發牌的時間窗口漸漸臨近,也意味著4G網絡建設的巨額投資離啟動可能不太遠了。考慮到目前3G累計投資超過4000億元,在3G投資尚未收回盈利的時刻上馬4G,運營商的投資壓力可想而知,削減、取消手機終端補貼正是當前可行的理性選擇。前有4G投資壓力,后有3G投資回收難題,種種因素要求運營商盡快實現盈利,以扭轉當前的業績困境,精細化管理手機終端補貼是解開困局的快速有效的辦法。

      二是4月份是通信行業傳統的淡季。據統計,2012年4月份三大運營商3G用戶增數總量約為722萬戶,而同年3月份的3G用戶增數總量約為800萬戶,下降約為11%;同樣在2011年的4月3G增數約為568萬戶,但是同年的3月份卻為645萬戶,下降約為12%。由此,業內人士分析,4月缺乏具吸引手機是個原因,但同樣與運營商在4月的推廣力度也有關。

      三是移動互聯網企業推出的新型移動互聯網應用,對傳統移動增值業務模式產生了全面的沖擊,讓用戶擁有更多選擇的同時,也擺脫了只能依靠運營商才能完成相關活動的歷史。據了解,僅4月份因OTT企業造成的移動短信業務用戶就減少了971.5萬戶,滲透率與去年的73.7%相比降低了六個百分點,為67.5% ,彩鈴、手機報等用戶滲透率分別下滑7.2、3.7個百分點。

      去電信化成轉型燈塔,需跳出管道化思維

      面對日益加劇的挑戰,以及OTT業務的沖擊,“去電信化”轉型已成為運營商的共識。

      早在2011年年初,中國電信就提出要成為智能管道的主導者、綜合平臺的提供者、內容和應用的參與者。這一定位后來被稱“新三者”戰略。中國移動也明確表示,要轉型融入互聯網。潛臺詞即中國移動要提供智能管道、開放平臺、特色業務、友好界面。雖然兩大運營集團的說法略有不同,但實質表達了一個意思——“去電信化”,進互聯網。

      很多人對“去電信化”的理解就是將過去的全然拋棄,完全投入互聯網企業的思維,這是狹隘的。知名電信專家韋樂平表示,所謂的“去電信化”不是拋棄電信的一切,而是哲學上的“揚棄”,在保留期合理內核的基礎上,要拋棄的是過去的、過分的、不必要的累贅和禁錮。“去電信化”之路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段較長的調整期。當下運營商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存量競爭時代,如不嘗試新的業務,只會一直處于疲軟的狀態。去電信化目前更多的還只停留在認識階段,口頭階段,要落實到實際中,成為降低網絡復雜都從而降低網絡成本的主要驅動力,還任重道遠。



      目前,“電信網絡”思維已經深深地刻入了運營商的血液中,束縛了運營商的經營和管理。“去電信化”轉型,運營商首先需要跳出管道化的思維。管道是電信運營商安身立命之所,去電信化轉型需要運營商揚長避短。在運營商管道或者說智能管道的提法中,管道的定義應該是廣義的,包括平臺、網絡和終端,智能更多依托平臺和終端去實現,而不僅僅局限于網絡本身。

      業內專家建議,技術上的去電信化,本質上就是去復雜化,去私有化,將通信行業定位成IT行業,采用行業最流行、最通用的技術和產品,充分利用整個行業的技術積累和成功經驗,盡量不制定企業標準,放棄“電信級”的迷思和自戀。



    來源:通信信息報 作 者:林永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