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來了,運營商怎么辦?


    時間:2013-05-31






      信息化浪潮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催生了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海量信息。在此背景下,大數據應運而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把大數據比喻為“連接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橋梁”。如何把虛擬世界的海量數據轉化為可以提高現實世界生產效率和生活品質的知識?這必然是大數據的重要任務之一。

      “大數據”將驅動新的經濟模式

     

      毋庸置疑,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競爭是用戶體驗的競爭,為用戶提供極致的體驗是互聯網企業和電信運營商制勝的關鍵。“無尺度網絡模型”的提出者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認為“人類行為的93%是可以預測的”。海量的用戶資源和用戶行為數據已經成為大數據時代電信運營商的重要戰略性資產,通過深度挖掘大數據“金礦”,識別和感知用戶行為,分析用戶需求的演進方向,創新商業模式和業務模式,通過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客戶體驗實現單位流量價值的最大化,可以形成新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經濟模式。

      “大數據”金山為運營商帶來商業機會

      電信運營商比移動互聯網企業具有更多的大數據資源優勢。面對互聯網企業的異質競爭,大數據時代電信運營商的運營智慧受到挑戰。其實,多年的電信運營積累下來的網絡運營數據和用戶業務數據,已經為電信運營商堆積了大數據“金山”。相對于互聯網數據,電信運營商擁有的用戶數據優勢明顯。其一,用戶辦理固定電話和手機入網手續時提供了實名信息,諸如年齡、性別、單位等;其二,電信運營商掌握了用戶的電信業務消費信息,包括電信業務類型、業務資費、歷史通話信息、通話時長、通話雙方信息等;其三,電信運營商基于位置的電信服務可以精確獲得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其四,電信運營商擁有每天上百億次的互聯網訪問量信息。基于以上數據,電信運營商可以通過挖掘個體用戶需求和用戶群共性需求,將用戶需求實時地反映到電信服務中,電信運營商掌握的大數據就可以創造新的商業價值。

      運營商應積極培養大數據分析能力

      目前,電信運營商在商業智能平臺建設方面尚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大數據分析競爭優勢。因此,運營商必須逐步建立起基于云計算的大數據處理系統,積極培養網絡運營大數據和用戶業務大數據的分析能力,形成核心競爭力。

      網絡運營大數據分析助力提升網絡質量。運營商的網絡運營大數據來自其運營支撐系統,通過對網絡運營大數據的分析,運營商一方面可以進行帶寬資源的實時動態分配,縮短信令分析的響應時間,從而提升電信網絡端到端的服務質量和網絡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另一方面可以進行業務流程優化,提高電信運維質量,提升電信運營管理效率,從而可以有效降低電信網絡運營的管理成本和運維成本。

      用戶業務大數據分析旨在精細化運營。運營商通過對用戶的位置、時間、職業、年齡、業務偏好、業務流量及所需帶寬等進行關聯分析,實現對用戶業務流量的甄別和用戶級的網絡資源控制,細分用戶業務流量,將數據流量與用戶、網絡資源相匹配。通過用戶業務大數據分析識別用戶行為習慣和用戶偏好,從而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電信服務,提高電信用戶黏性和忠誠度,挖掘新的業務機會,實現電信業務流量價值的最大化。

      構建新的電信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

      大數據分析將催生新的電信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應用大數據分析用戶的電信業務數據,深度挖掘用戶需求,構建新的電信業務模式,形成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電信業務,進行電信業務關聯推薦,實現電信業務的精細化營銷和拓展。互聯網的關聯推薦技術是電信運營領域業務拓展的一個借鑒,例如,運營商可將用戶資源中的商家電話按商品進行細分,個人用戶撥打某商家電話就視為用戶對該類商品有購買需求,從而可以有效地找到此類商品的目標客戶。運營商可以利用基于云計算的大數據分析系統自動找到與該類商品相關聯的其他商品并推薦給該用戶。一方面給電信用戶購買商品提供了便利性,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其他商家實現精準化營銷,而電信運營商可以增加后向廣告收入。

      大數據時代,帶給用戶更好的業務體驗是掌握產業鏈話語權的關鍵,唯有把握潮流,洞察用戶需求,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和業務創新,運營商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來源:中國信息產業網-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