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通冷眼看TDD示好FDD 短期或以3G阻擊4G


    時間:2013-05-30





      4G離我們還有多遠?繁榮商圈、公交、地鐵,中國移動在全國各地掀起的4G試商用體驗,讓人們感受到4G已經無處不在,但在國家4G牌照下發之前,這一切都只是海市蜃樓。在4G牌照失約5.17電信日之后,4G發牌又傳出新版本,消息稱TDD牌照或將成為三大運營商必選項。

      中國移動在TDD牌照獲取方面已經沒有任何懸念,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則頗具變數。近日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在香港表示,對于4G牌照,如果有資源,中國聯通可以留意TDD發展,但聯通仍希望優先獲得FDD牌照。

      4G發牌,市場和標準培育難兼得

      在5.17世界電信日之后,三大運營商均上馬TDD的4G發牌傳言在傳出之初,業內更多的態度是不理解,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在相關專家、媒體的解讀之后,這一發牌方案似乎已經變得合情合理。

      TD-LTE一統華夏的觀點最初由電信專家李進良在今年年初提出,其認為中國未來4G要以自主創新的TD-LTE 來一統華夏,即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都發TD-LTE一種牌照。這種決策并不違背WTO精神,歐盟現擁有27個會員國,2G統一建GSM網,3G統一建WCDMA網,4G統一建LTE FDD 網。充分說明了選擇什么標準是一個國家根據國情作出的決策。

      對于發三張TD-LTE牌照,電信專家、飛象網總裁項立剛認為,從2G到3G,中國移動應該上WCDMA,但還是上了TD。現在對于TD-LTE,基本的認識技術無大問題,這是用TD-SCDMA的艱難困苦換來的,正是付出了代價所以要擴大。都上了才能促成設備便宜,手機便宜,讓運營商和消費者獲益。國企運營商必須知道自己老板是誰。從另一個層面講,如果4G發牌決策權在工信部,那么中國聯通必然會拿LTE FDD,但是很可能決策權不在工信部,甚至不在發改委,決策層希望看到的是整個體系的新機會,是大格局的較量,技術上的演進問題對于三大運營商牌照的分配所能起的影響力或將大為削弱。從這一點來看,發放三張TDD并不奇怪。

      三家運營商均上馬TDD,這樣的發牌方案有利于我國自主主導的TD-LTE標準體系的培養。然而從運營商市場需求、全球技術演進、跟蹤等方面來說則有可能會產生一些新的問題,包括中國電信設備企業海外市場的拓展,中國4G能否和國際上的主流技術接軌等等,這些問題其實在我國3G發展上就已經有了前車之鑒。

      聯通表態,持續發力3G積蓄能量

     

      盡管4G發牌自去年以來就歷經多番熱炒,各種發牌版本也是層出不窮,但是相關監管部門依然三緘其口,運營商方面則鮮有表態,這一切的熱鬧場景似乎都是媒體和主導運營商營造出來的。

      在各種發牌傳言的背后,三大運營商對4G的態度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中國移動的激進作風開始變得理性,將更多的精力用于務實終端、網絡的招標建設。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則改變了去年對4G的冷淡態度,向FDD牌照示好。

      目前看來,中國移動已經在全國多個城市展開了4G友好試商用,無論是建網、終端設備招標還是宣傳造勢上,都展現出了一幅急先鋒的姿態,其獲得TDD牌照可以說沒有任何懸念,發牌只是時間問題。中國電信方面,CDMA2000向LTE演進還沒有先例,在4G演進路徑選擇上相對處于被動,因此只能隨時做好兩手準備。中國聯通憑借WCDMA牌照的優勢,向4G演進在技術上跟隨國際上主流運營商通往FDD,這一點順理成章,然而決策部門是否會按常理出牌讓中國聯通得償所愿仍留懸念。

      此番中國聯通對4G發牌傳言作出了回應,冷眼看待TDD,明確向FDD牌照示好。基于目前的形勢分析,FDD牌照的下發要比TDD牌照晚,中國聯通對TDD興趣不大,業內專家分析認為,目前中國聯通在3G方面的優勢正在發揮,因此更愿意維持現狀,對4G牌照的發放不太迫切。此外從發展成本上看,在3G建設中投入大量成本,中國聯通短期內也沒有動力再向4G投入巨額建設成本。

      網速之爭,3G/4G混戰或在所難免

      4G已是箭在弦上還是炒作噱頭,三大運營商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因為3G歷史遺留問題,中國移動3G一直備受質疑,因此其寄望上馬4G迅速過渡擺脫發展尷尬。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則不然,好不容易盼來了3G“翻身”好時代,三大運營商在3G市場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同時國內3G滲透率僅有四分之一,3G收獲的季節才剛剛開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顯然不希望這一利好局面消失,同時被競爭對手拖入新的“泥潭”。

      基于以上原因,即使中國移動率先拿到TDD的4G牌照亦或是三家都同時被發TDD牌照,短期內對市場格局不會有太大影響。通信業知名博主“通信老柳”認為,中國聯通和電信依然會繼續運營3G,在流量經營上下功夫以應對移動的競爭,包括提高套餐流量或降低流量單價,繼續開展各類流量包月應用合作。至少五年內,不太成熟的TDD還是中國移動一個人的游戲,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沒這興趣跟著下水。

      3G過渡到4G不像過去從2G過渡到3G一樣具有革命性顛覆。從2G到3G是移動通信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過渡,這一變化引發了移動互聯網產業鏈各個層面的諸多變化,移動互聯網巨頭崛起,OTT應用層出不窮,電信運營商開始面臨著“過頂危機”。而當下,從3G過渡到4G,目前我們所能看到或者說感受到的僅僅是移動網速的提升,移動互聯網產業鏈上還沒有發生質的變化,簡單的說,當下3G和4G的比拼僅僅是網速的較量。

      北京移動TD-LTE近日試商用的網速大致為60-70Mb/s,真正商用后,按照中國移動的用戶規模及基站的建設進度,這一網速還得打折。3G網速方面,中國聯通已開始推廣HSPA+ 64QAM雙載波,商用網速能達到42 Mb/s,未來還將持續提速。因此,用3G阻擊4G具備一定的可行性。更為重要的是,即便TD-LTE網速再快,但是由于中國移動固網資源的缺失,在網絡體驗上還將面臨不少挑戰。因為缺乏有效的固網支持,4G無線網絡就是無本之木。目前國內4M有線寬帶網絡的普及率僅為70%,4G網速如何提升也都在有線寬帶之下。而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則有豐富的固網資源,無線網絡接入上有一定的優勢。


    來源: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