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融合通信何往?


    時間:2013-05-27





      大數據到底有多大?一組名為“互聯網上一天”的數據告訴我們,一天之中,互聯網產生的全部內容可以刻滿1.68億張DVD;發出的郵件有2940億封之多,相當于美國兩年的紙質信件數量;發出的社區帖子達200萬個,相當于《時代》雜志770年的文字量。

      大數據時代對人類的數據駕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決策將日益基于數據和分析而做出,而并非基于經驗和直覺。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都將開始這種進程面對此次大數據鋪天蓋地的襲來,應對大數據的技術則緊隨到來,云計算技術近年逐漸成為席卷全球的重要技術。

      云計算可以看做是一種新的IT運用模式,這種運用模式的核心原則是:硬件和軟件都是資源并被封裝為服務,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按需地訪問和使用,無需關心硬件部署,而是按需使用動態伸縮的虛擬化資源,大數據由云平臺統一處理和管理,通過虛擬化資源提供給用戶“有用”的數據信息。伴隨數據存在的就是通信,在大數據時代通信即服務,大數據時代融合通信用戶數量較大、地域分散,融合通信系統平臺復雜性加大,需要同時支持多媒體通信包括視頻、數據、語音在內的多種業務、需要支持眾多異構通信網絡,通信平臺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要提供移動辦公、協同作業能力,并且降低資費是后期行業用戶最為關注的一個因素。

      基于云的融合通信完全可以迎合大數據時代融合通信的需求,必然是行業IT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基于云的融合通信支持私有/混合/公共云選擇,用戶在任何地方、任何地點都可以任何業務接入,具備非常高的靈活性,行業用戶會將融合通信總擁有成本降至最低,服務器利用率得到充分發揮。

      捷思銳在“云之初”就意識到融合通信之云架構的必然趨勢,幾年來在基于云的融合通信架構上不停探索,捷思銳基于云的融合通信將一如既往的走在行業融合通信前列!



    來源:CCTIME飛象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