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資本進入電信業等同虎口奪食 應另辟蹊徑


    時間:2013-05-27






      經歷4個多月的征求意見,日前,工信部正式公布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下稱《試點方案》,虛擬運營商的試點工作同時啟動。工信部表示,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是為了鼓勵和引導民營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

      22日,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分析,在過去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有一個規律,那就是先讓國企試點、然后再逐步放開引進民營資本。民資進入電信業無疑對推動我國電信業良性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在促進行業競爭的基礎上改善用戶體驗效果。從此項政策看,電信業當前正處于從國企壟斷轉向市場競爭的拐點。

      導報記者注意到,不少如蘇寧、國美等的家電連鎖賣場和電信增值企業以及電商網站等,此前都曾表態將積極申請虛擬運營商牌照。

      “民企要想虎口奪食,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相比于3家巨型國企,民企在產品個性化設計以及讓利方面會有一定優勢。”薛勝文說。格局難改

      據了解,工信部發布的《關于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工作的通告》,包括《試點方案》、《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申請材料及審查說明》兩部分。

      工信部表示,將規劃統一號段用于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并分配給電信運營商,電信運營商應做好相應的數據開通工作,并根據轉售企業的需求,分配連續號碼資源或整個號段供其使用。工信部將為轉售企業開展客戶服務規劃相應的短號碼資源,轉售企業可以依據需求向工信部申請客戶服務號碼。

      薛勝文認為,電信業寡頭壟斷已經存在多年,市場早已被瓜分干凈,民營資本要想進入電信業并獲得一定發展,就必然要從三大巨頭口中奪食。

      根據工信部的解讀,獲得試點批文的轉售企業可以從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處購買移動通信服務,重新包裝服務內容,以自有品牌開展包括移動話音業務、短信/彩信業務、移動數據業務等在內的移動通信業務。

      “移動通信業的馬太效應非常顯著,而三大巨頭無論在網絡、用戶數上都掌握著無比卓越的競爭力,民企要想虎口奪食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薛勝文說。

      也有業內人士對導報記者表示,這對目前現有運營商的格局沒有任何影響,而且某種程度上,運營商應該會歡迎民企來做這部分業務。

      中信建投研報也指出,移動轉售將催生百億元新市場,運營商與民企的簽約將會迎來下一輪市場關于移動轉售的重要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對于民營資本進入電信業,在薛勝文看來,在逐步走向市場競爭的過程中,用戶體驗有望獲得提升,諸如“店大欺客”類現象將會減少,同時消費價格也將逐步回歸。

      與運營商合作密切者受青睞

      導報記者注意到,包括蘇寧、國美、迪信通、樂語、二六三、朗瑪信息、天音控股等在內的幾十家企業,此前都曾表態將積極申請虛擬運營商牌照,這些企業既包括家電連鎖賣場,也有電信增值企業和電商網站。

      薛勝文分析說,盡管目前政策已經放開,但在三大運營商的控制下,民企除了要滿足政策規定的“硬性條件”外,還需要滿足一定的“軟條件”。技術性企業以及渠道性企業,以及與運營商長期保持密切合作的民企將會受到青睞。

      按照工信部的要求,電信運營商應在《試點方案》發文之日起15日內,在其公司網站的顯著位置向社會公開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的接洽部門,并明確與轉售企業合作的相關事項。目前《試點方案》剛剛公布,企業與運營商的具體協商還沒有開始。

      中國移動業務支撐系統部副經理寧宇公開表示,啟動移動通信轉售試點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試點方案》發布后,還有大量細節有待申請者和實體運營商溝通和確認,所以距最終推出業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試點方案》還對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和參與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的轉售企業提出了服務質量、號碼資源、批發價格、長期服務保障措施、退出機制等多個試點保障要求。



      薛勝文認為,相比于3家巨型國企,民企在產品個性化設計以及讓利方面會有一定優勢,將可增強用戶體驗效果。

      也有專業人士提出建議,民企在拿到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的牌照后,不能像歐美的一些移動合作廠商那樣去做傳統的語音業務,在目前以移動互聯網和OTT業務的快速發展為前提的市場情況下,企業可以不斷創新,做類似于健康、監控、物流等新型業務。


    來源:經濟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