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代通信信息技術推進智能交通


    時間:2013-05-22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通信和信息技術也在突飛猛進。在一年一度的“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到來之際,我們請業內專家王笑京對新一代通信和信息技術進行介紹和解讀,以便讀者對此有一個更為深入的了解和確切的體驗。

      各種新需求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推動智能交通系統ITS走向新階段,下一代移動通信和其他新的信息與交通運輸領域的融合,將使得實現ITS的條件越來越好、發展水平越來越高。

      新一代信息技術條件下ITS特點

      一個高效的智能交通系統包括:完整和實時的交通信息采集;安全、實時和高效的數據交互;交通管理中心、用戶終端的軟件按照智能化系統的思想開發,并具有強大的計算和辨識能力;整個系統是按照智能化控制和面向知識信息處理而構成的。這里特別強調的是辨識能力和控制,當然這個控制包括不同層級的控制,這也是與信息化最大的不同。擁有了這些功能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可為人們出行、交通管理和應急救援帶來以下四大好處。

      支持多種運輸協調運行和控制。把城市道路、公路、公交、樞紐等不同尺度的運行狀態作為輸入參數,就可得到宏觀控制方案和重要戰略控制點的控制,實現整個交通運輸系統的最優運行。

      形成新一代交通信息服務系統。無論是高速行駛的車輛,還是人們乘坐公交、步行,都能得到可靠和可信的信息服務。車輛的行駛狀況可以得到在線監控和安全預警。給車輛的重要部件提供惟一IP,用于實現運行狀況和交通運行環境的識別,并提供主動推送和雙向交互的信息服務。

      公共交通運營調度與服務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其中包括公交專用車道內多輛公交車自動編組和隊列運行的智能化,擴大智能化排班和調度系統及出租車運營調度與服務。

      道路與車輛間能隨時隨地進行數據交互,行駛的車輛處在路側無線通信系統構成的網中,實現開車即在線。這不但可以使出行者在高速行駛中仍在網絡上,而且能夠通過低延時的超高速無線局域網實現以安全預警和車輛控制為目標的車路合作系統和車車合作系統。

      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創新生活感受

      當汽車盤旋在山間的高速公路上時,前面突然出現事故擋住了去路,此時行駛車輛迅速制動,同時向后車發出了預警信息,一場追尾事故得以避免;在公交專用道上,一輛公交車正行駛近路口,路側的信息接收裝置立刻將接收到的公交車所處位置和速度信息發送給交通信號控制系統,通過計算和協調保證該車到達路口時是綠燈,使公交車順暢前行;如果高速行駛的小客車準備變換車道進行超車,駕駛員在后視鏡中沒發現旁邊車道的車輛,當他轉動方向盤開始超車時,車上的告警系統會馬上開始鳴響和閃爍,同時車輛自動減速并駛回原車道,這是車和車之間“對話”的結果。

      上述情景表明,無線通信技術可以使得車輛之間互相“交談”,可以讓車輛和路側系統“溝通”,由此使路網的安全和服務水平達到了另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高度。

      ITS需要通信和信息技術強力支撐

      在國際上ITS正不斷吸收各種新的技術,特別是以寬帶無線通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智能交通實現“泛在、透明、安全”的交通服務提供了支撐。出行者渴望在任意地點、任意時間、任何設備上得到及時的可信任的交通信息;車輛在高速移動中要實現車與車、車與路側設施的信息交互,來保證駕駛安全,這些將是下一階段ITS發展的重點。而在實現車車、車路信息交互的同時,不但每輛車要有IP,還需給每輛車的主要部件和有代表性的信息源惟一的IP,這些需求恰恰是下一代互聯網、身份標識和網絡治理結構等需要研究和提供保障的。

      必須看到,寬帶無線通信技術和智能交通技術本身都已自成體系,兩者的對接必將碰撞出許多“火花”。寬帶無線通信技術是通用技術,但是在道路交通的具體應用環境中,必須考慮相關道路環境、安全和經濟成本等因素,因此需要在通用技術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同時考慮各種應用場景以及與產業化相關的標準制訂,這些可以稱之為交通應用導向的信息技術。開發和應用這些技術除了要與交通需求和應用緊密結合外,還需在兩者的結合前提下做好頂層設計,使其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前景直觀。

      交通通信技術結出ITS應用碩果

      我國有關企業和研究機構在專用短程通信技術DSRC技術上有著長期的研究和積累,例如交通運輸部從上世紀末開始立項研究不停車收費ETC技術,該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結合國際電信聯盟ITU2000年至2003年對智能交通5.8GHz專用頻段做出有關決定,研制了以5.8GHz專用短程通信技術為基礎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并納入了國家標準同時在全國進行推廣。

      由于綜合考慮了技術的適用性、先進性和國際性,目前我國ETC技術體制的選擇與國際超高速無線網以及車車和車路通信技術發展保持一致,為我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展相關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表明,目前已有26個省份開通了ETC,覆蓋高速公路里程約6萬公里,用戶量超過500萬。不停車收費系統在我國高速公路上的推廣應用,實際上已經構筑了DSRC通信平臺,這就為未來寬帶無線網以及車路數據交互的應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來源: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