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運營商遲到:最佳引入時機已過


    作者:陳敏    時間:2013-05-21






      以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為起點,民間資本終于可以“虛擬網絡運營商”的身份進入電信行業了。

      2013年5月17日,工信部正式公布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要求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電信運營商)在試點期內與兩家以上民營轉售企業開展合作。也就是說,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將可以通過租用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向消費者提供基礎電信服務。

      無可置疑,民間資本的進入將進一步刺激整個電信行業的活力,更加充分的競爭也會給飛速變化的市場帶來無限可能。不過,國內電信行業引入虛擬網絡運營商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虛擬網絡運營商的成功并非易事。

      虛擬運營市場開放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虛擬網絡運營商還是一個陌生的名詞。虛擬網絡運營商不同于基礎電信運營商,它不需要擁有或自建電信網絡,而是通過租賃基礎電信運營商網絡的方式從事某一類基礎電信業務及服務。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就已經開始嘗試引入虛擬網絡運營商,并希望以此來改善當地的電信市場競爭環境。在中國內地,多年前也曾發起過關于“放開對虛擬網絡運營商管制”的討論,但之后接踵而來的電信重組、3G牌照發放,使得虛擬網絡運營商的準入問題被擱置。

      直到2012年6月,工信部下發了一份名為《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的文件,關于虛擬網絡運營商的準入問題被再次提及。

      這份文件為民間資本真正進入電信行業打開了政策之門。近一年之后的2013年5月17日,工信部正式公布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以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為起點,虛擬運營市場得以開放。

      管理咨詢公司Value Partners認為,開放虛擬運營市場、引入民間資本,將會刺激整個電信市場的活力,更加充分的競爭也會給這個飛速變化的市場帶來無限可能。

      這種變化所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民間資本的進入將為整個電信行業帶來一些優勢資源,加速整個市場的創新速度,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感知;用戶則可以更便捷、豐富、低廉的方式購買和使用移動通信業務及增值服務。

      同樣不可忽視的是,市場的新進入者將有效彌補基礎電信運營商的不足,為電信運營商帶來一些機遇——表面上看,虛擬網絡運營商會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這些基礎電信運營商的市場地位構成挑戰,但長遠來看,基礎電信運營商可以從未來的市場變化中挖掘價值。

      比如,基礎電信運營商向虛擬網絡運營商出租網絡,可以提高資產利用率、攤薄成本。與此同時,基礎電信運營商可以利用虛擬網絡運營商在渠道、細分市場等方面的優勢,來彌補自身在用戶覆蓋或服務上的薄弱環節,從而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最佳時期已經過去

      盡管開放虛擬運營市場可以極大地推動電信行業的進步,即將進入的民間資本也可以深入挖掘電信市場,但從國內電信行業的發展進程來看,這一政策已明顯晚于市場的腳步。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引入虛擬網絡運營商的最佳時機應該是在三四年前。那時,國內電信行業已經完成新一輪重組,三家電信運營商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3G業務開始普及。更為關鍵是,移動互聯網剛剛起步,電信行業的競爭還停留在運營商之間,OTT并未興起,國內電信市場的巨大潛力也沒有被挖掘出來。

      如果在那時讓民間資本以虛擬網絡運營商的身份進入電信市場,那么,市場競爭將提前加速,傳統的電信運營商也有可能盡早獲得在“管道智能化”改革途中所需要的合作者。

      正如前文所述,基礎電信運營商與虛擬網絡運營商之間的良性合作,能夠使前者在提供網絡通道的同時獲得業務收入分成,有效提升網絡利用率,分攤運營成本;與此同時,虛擬網絡運營商也可以幫助基礎電信運營商拓展新的細分用戶市場。

      但遺憾的是,虛擬網絡運營商準入政策的遲到,讓國內電信市場錯過了最佳的開放時期。如今,電信行業已經不再只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之間的競爭,OTT業務的興起不僅對電信運營商的傳統業務(語音、短/彩信)造成沖擊,也讓電信運營商丟失了“移動互聯網運營主體”的地位。

      分析人士認為,在市場競爭已經足夠激烈的當下引入虛擬網絡運營商,對于改善電信市場競爭環境的意義已不如從前。不過,從彌補缺失領域、擴張市場的層面來看,虛擬網絡運營商對于基礎電信運營商來說還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其中最主要的意義在于價值創造,也就是說,電信運營商可以將虛擬網絡運營商的進入看作一個創造價值的機會。只不過,電信運營商需要在競爭及合作的過程中解決一個關鍵問題——如何從為虛擬網絡運營商提供網絡上創造價值,如何構建合作方式并降低風險。

      完善體系過程艱難

      基礎電信運營商與虛擬網絡運營商合作的走向,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雙方的戰略利益。如果雙方能夠進行有效的合作,那么這兩類企業都有機會建立新的商業模式,電信運營商也能夠在新的競爭環境下獲利,尤其是在尚未站穩腳跟的移動互聯網領域。

      但不可忽視的是,電信市場向虛擬網絡運營商的開放,將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道路,即使已經有了政策導向,也需要企業之間的長期磨合。

      一方面,受到固有思維的局限,基礎電信運營商往往并不歡迎虛擬網絡運營商。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支撐體系對于虛擬網絡運營商來說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虛擬網絡運營商要想在市場中占領一席之地,就需在業務上有很大創新,并且對服務的各個環節設立完善的支撐系統,包括人員的召集,系統的建設等等。

      這就是為什么雖然全球已有一千多家虛擬網絡運營商,但真正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從全球范圍來看,虛擬網絡運營商的成功絕非易事。比如在中國香港地區,潤迅通信等多家企業在十多年前就已經獲得了虛擬運營商牌照,但這些企業至今也沒有完全站穩腳跟,主營業務已變成呼叫外包。

      但在全球眾多虛擬網絡運營商中,也有一些相對成功的案例,比如英國的Virgin Mobile。據了解,依靠在品牌和內容等方面的優勢,Virgin Mobile目前已成為英國第五大移動運營商,占英國移動通信市場5%的份額。

      同樣較為成功的還有澳大利亞的虛擬網絡運營商Woolworths。據悉,這家企業從澳大利亞電信市場最薄弱的環節“預付費套餐”入手,利用自身作為食品零售商的巨大消費群、豐富的營銷方式以及低廉的價格占領當地市場,并且沒有與基礎電信運營商產生直接競爭。

      Value Partners綜合了全球多個案例的研究報告認為,虛擬網絡運營商是電信市場發展的一個必經之路。但虛擬網絡運營商要想成功,就必須對目標用戶有準確的定位,輔以相應的產品價值、品牌以及分銷渠道,并與基礎電信運營商進行有效的動態合作。


    來源:網易科技 作 者:陳敏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