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年城市化進程還在加速,城市化過程中地區版圖不斷發生新的變化,城中心高層建筑增多,城市范圍不斷擴大。尤其在全國一二線城市和沿海發達城市,新建筑的增速令世界吃驚,據分析全球半數的新建筑都在中國。日趨復雜的城市空間、愈發密集的人口和大量的移動人群、以及更復雜的電磁環境,對通信網絡建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網優越來越難做,建站選址越來越困難。這些因素使得TD-LTE未來的鋪網建設面臨諸多課題需要解決。如何實現優質全面的LTE網絡覆蓋,同時成本得到很好的控制,是移動集團和各個LTE產品和方案提供商們需要共同探討的問題。
面對即將到來的LTE建設項目,移動研究院和集團多個分公司聯合國內外各大廠商進行了長期的和大量的實驗網外場測試,取得了大量的寶貴數據。D頻段作為此次TD-LTE商用網建設的主要考慮頻段,其優點可以總結為:
190M的帶寬資源優勢、高頻段帶來更高的速率優勢;
2.6GHz國際上應用最廣、產業鏈最成熟;
網絡和終端的豐富度高、國際化的產業鏈支持;
部署靈活、方案多樣、系統優化不受TD-S網絡限制,幾乎不會遇到干擾;
這些是對于D頻段的利好消息。不過,D頻段的應用也會有一些潛在的難度和問題,比如覆蓋能力、成本和建設周期的問題。這里簡要分析一下D頻段的實際覆蓋范圍和吞吐量。
理論上,2.6G頻段受波長限制,面對復雜的城市樓宇環境,D頻段信號理論上衰耗和吸收將會很大,同功率下理論傳播距離一定要比F頻段短很多。那么實際情況如何呢?這里有某國外廠商在青島和廣州的實測數據可以分析。經D頻段與F頻段利用相同的站址、天線、和工參配置下做對比發現,D頻段信號比F頻段低約4dB,也即RSRP值較低。但同時,SINR(信號與干擾加噪比)值兩者很接近。經過對這兩地實驗網的對比測試發現,D頻段信號在SINR上還要高于F頻段~1dB。我們知道,SINR值是評判網絡性能最關鍵最直接的數據,這表明,D頻段在網絡性能上并不比F頻段差多少。
那么D頻段的覆蓋范圍具體能達到多大呢?某廠商在不同城市試驗了不同城區類型下不同站間距進行組網的性能。其中不同城市的密集城區站間距分別為360-420米;有些城市的一般城區站間距甚至達到525米和746米。結果表明,D頻段可實現較好的室外連續覆蓋和室內淺覆蓋。目前城區站址一般距離為400-500米左右,可以說D頻段的覆蓋水平完全滿足實際需求。
單有覆蓋范圍還不夠,還要看網絡的上下行性能。因此,在今年三月,由移動研究院牽頭,移動省市公司參與,對兩大廠商進行了D和F頻段深圳實驗網的外場測試。。經過對比分析D頻段和F頻段的測試結果發現,在站點數相同,且大部分D/F共站址的情況下,D頻段2:2上下行比例下行綜合性能不低于F頻段 3:1上下行比例,TD-S升級站, 但D頻段的上行性能更優。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到:遍歷測試中D頻段上行速率超出F頻段10M多,下行也超出了7M左右。
至此可以得出結論:D頻段部署TD-L網絡完全可行。當然,具體的D頻段組網方案和策略還要分場景及3G用戶發展數等多種因素。比如:
對于已采用F頻段且F頻段資源緊張的地區,可以增大D頻段覆蓋;
對于網絡結構不合理,GSM,PHS等干擾大的區域建議使用D頻段建設;
對于業務增長強勁,3年之內需增加第二載波的區域亦建議使用D頻段建設。
對于高速公路,高鐵沿線,可以采用單獨的D頻段,以專網的形式建設,以保證用戶高速移動下的網絡性能;
此外,TD-LTE擴大規模試驗城市原D頻段覆蓋區域內的優化補點基站,也建議使用D頻段來建設。
來源:愛立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