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在自己的產品中加入云概念,而云服務仍將是2013年最為火熱的話題之一,而隨著百度、阿里巴巴以及騰訊等行業龍頭企業的加入,更使得這一市場進入全面戰爭狀態,但從云計算概念提出的哪一天起,人們對于云安全的考慮就從未停歇。
對于那些個人用戶來說,使用云技術的產品或應用越多,有關于你自己的私人數據或存儲也就越多地被放到“云端”,享受便利的同時,其中風險也與之隨行。而由于云服務需要將企業或個人用戶的數據提交到數據中心,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擔心數據丟失之外,幾乎每個企業或個人都會考慮自己的數據流失或外傳。一旦丟失或是外露,其帶來的損害可能是致命的。這些事故在業界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在中國諸如阿里云這樣的領頭公司也曾發生過因斷電而無法訪問的意外。
由于云計算技術目前還未達到成熟階段,以及多數提供云服務數據后臺的不完善,企業或個人能夠真正享受到云計算所帶來的好處還十分有限。實際上,很多產品與云計算根本沾不上邊,或很少沾邊,但這些科技企業都會給新產品貼上云的標簽。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或企業,都是在“恍恍惚惚”的情況下花費巨資買了一大堆設備來構建所謂的“云系統”,但實際應用卻少得可憐。也有不少個人用戶被這個云那個云的宣傳噱頭給弄暈了,變得“人云亦云”。實際上,像云電視、云手機這樣的產品,在目前的后臺數據支持和社會大環境下,很難使人享受到其應有的便捷效果。
有不少企業或個人對于云計算的應用還處于一種急于求成的專題,但不可否認的是,云計算是一種新潮流、新變革,本質是對信息產業、社會生產力的推動,隨著數據時代的到來以及云計算的成熟與推廣,云終將會越來越多地改變我們的生活。
來源:機房360 作者:yuxin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