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德國國家信息和網絡安全項目組NIFIS公布了《2013年IT安全與數據保護報告》。報告表明,云計算的最大弊端就是用戶會失去對自己數據的控制。
在報告中,國家信息和網絡安全項目組對IT的一系列發展趨勢進行了評估,包括云計算、社交媒體、消費化等等。報告顯示,云計算的三大優勢分別是不需要前期投資、伸縮性強以及可用性強,而最大弊端是用戶會失去對自己數據的控制。
數據在傳輸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通過別家的服務器,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會部分地失去對其數據的控制,65%的受訪企業認為這是云計算的最大弊端。國家信息和網絡安全項目組的組長Thomas Lapp博士說:“企業不知道誰能看到這些數據,是否拷貝了這些數據。”
雖然企業在使用云計算之前簽訂的合同中都涉及數據保護,但是目前相關法律在云計算的數據保護領域還是一片空白。例如,外國情報監視法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ct和愛國者法案Patriot Act均有意繞過了這個方面,令企業對美國有關機構拷貝數據一無所知。所以,有60%的受訪企業認為,云計算在數據保護方面有很大的漏洞,會給企業帶來風險。
破產的風險
國家信息和網絡安全項目組的這份報告還指出,云計算的供應商有可能破產,而供應商的破產也可能會給企業來帶數據安全方面的風險。56%的受訪企業看到了這一風險。Thomas Lapp博士強調:“企業選擇的云計算供應商破產之后,最理想的情況就是能夠把計算中心轉賣給其他的云服務供應商。但是,企業依然無法確定計算中心轉賣之后能否杜絕非法讀取數據的情況。”42%的受訪企業表示,每次云服務供應商那邊更新升級之后,他們也就必須一起升級,不管他們想不想升級。對于云服務供應商來說,升級對他們來說好處更多,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拿到管理費用。
還有39%的受訪企業認為云計算是一個偽裝很好的收費陷阱:一開始在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階段費用比較低,但是時間越長費用越貴,因為云計算的使用和預定是要一直收費的。
Lapp博士最后補充說:“專家們一致認為,云計算在2013年依然將是最重要的技術話題之一。對于企業來說,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云計算的優勢和劣勢,以便做出正確的決策,例如選擇哪一家供應商、遵循哪一種發展模式。”
來源: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