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4G發牌考驗各方微妙平衡


    作者:符周順    時間:2013-05-14





      3G還沒玩夠?4G已經蠢蠢欲動!中移動在4G領域動作頻頻,讓公眾明顯感受到4G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年初,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認為國內4G牌照最早將于年底發放,而近日有消息稱4G牌照有望在8月發放,之后又有分析認為是在6月,而最近的消息則認為4G牌照最快將于5月17日世界電信日發放。

      雖然國內4G牌照的發放還沒有切確的時間表,但是業內的預測與運營商的表態都在將4G發牌的時間點往前移,產業鏈各方以及用戶的期待熱情也空前高漲。4G的發牌只是時間問題,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對4G的態度出現了明顯的分化,中移動迫不及待地希望4G牌照落地,而中聯通不緊不慢,中電信則稍顯遲疑。4G牌照何時發放?如何發放?考驗著監管部門的平衡智慧。

      中移動展現急先鋒姿態

      中移動近日將開啟4G建網招標,招標建設20萬個屬于4G的TD-LTE基站,此外,還將同步建設11萬個屬于3G的TD-SCDMA基站。TD-LTE基站的建設拉開中移動4G大規模建網的序幕。在建網招標之外,中移動4G終端招標的結果已經出爐,華為、中興、三星、酷派共七款手機入圍。除了此次采購的TD-LTE手機約1萬部,中移動還計劃采購數據類TD-LTE終端16萬部,其中包括MIFI(便攜式寬帶無線裝置)約3萬部,CPE(無線終端接入設備)約10萬部。從TD-LTE建網到設備招標再到終端招標,種種跡象表明,國內4G已經離用戶越來越近。

      中移動自2011年初即開始在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深圳、廈門六大城市進行TD-LTE規模試驗。截至目前,中移動已經在15個城市建設了TD-LTE試驗網,其中,寧波、杭州、深圳、廣州實現了主城區全覆蓋并開始規模體驗,其余城市也已完成基本網絡覆蓋。同時,中移動已經或即將在全國多地展開TD-LTE試商用體驗。繼在杭州、寧波、廣州、深圳等城市面向用戶展開4G試商用體驗之后,近日中移動在北京的首個4G體驗網點也面向了公眾,并且北京長安街沿線也已經已鋪設4G網絡。此外,中移動在上海的TD-LTE技術友好用戶測試將于6月份正式啟動,將以提供數據類終端(主要包括MIFI、數據卡、CPE家庭網關等三種類型)為主。

      今年年初,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表示,今年將實施TD-LTE“雙百”計劃,即TD-LTE網絡覆蓋將超過100個城市,TD-LTE終端采購將超過100萬部,建成全球最大的LTE網絡。在這樣的背景下,盡管4G牌照的發放時間還是個謎,但是中移動向4G演進的路徑已經明確為TD-LTE,因此,無論是主觀上親睞4G還是客觀上出于應對3G市場競爭的需要,中移動4G都已是箭在弦上。

      4G產業鏈各方熱情高漲

      4G的推進不是運營商說了算,還需要產業鏈齊步走,但是在中移動的沖鋒之下,產業鏈各方的熱情以及用戶對4G的期盼已經被調動起來。

      從電信運營商方面看來,一直以來,中聯通和中電信受益于相對優質的3G牌照,對4G發牌興趣不大,但是在工信部公布4G頻譜分配方案之后,中移動布局明顯加速,中聯通和中電信一改以往對4G的冷漠態度,向FDD-LTE牌照示好。

      三大運營商對4G牌照都有不同的期待。中移動希望4G牌照盡快落地以擺脫自身3G發展的尷尬境地,在數據業務方面一展拳腳;中聯通則希望延續目前的3G優勢,繼續享受3G多年投入帶來的回報;中電信則稍顯遲疑,一方面希望4G牌照盡快落地明確自身演進路徑,另一方面又希望延續3G優勢,讓3G的子彈再飛一陣。

      從電信設備商方面看來,電信設備業去年哀鴻遍野,全球五大設備商都寄望中國4G市場能帶來一些新變化,特別是中國電信設備商企業華為、中興等,這些中國企業有望在家門口享用4G盛宴。預計中國4G將拉動產業鏈上下游約千億元的投資,因此各大電信設備供應商已經開始磨刀霍霍,希望從中分得盡可能多的份額。

      對于互聯網企業而言,4G除了能給用戶帶來更流暢的服務體驗外,在高速移動帶寬條件下,或將誕生更多更具創新的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以及應用模式。從用戶方面看來,4G意味著更高的移動帶寬,更快的移動網絡,上網速度能達到3G網速的10倍,因此,飽受網速慢之苦的中國網民對4G的期盼一點不亞于運營商、設備商。

      平衡發展成為發牌新課題

      從通信業的發展趨勢來看,無論是通信技術的進步還是社會經濟生活的需要,2G到3G再到4G的演進是必然的,但是,立足于國內通信市場目前的形勢和狀態,顯然監管部門對4G牌照的發放需要考量更多的問題。

      運營商對4G態度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4G發展的兩難境地。一方面,目前國內3G滲透率不足四分之一,3G的巨額投資才剛剛出現回報的苗頭。在過去的4年,中移動在3G的網絡建設投入和終端補貼就超過了2100億。但是目前慢說是中移動,即便是3G發展得最為穩當的中聯通,其所獲得的3G回報相對于投資額還僅僅是杯水車薪,三大運營商從3G網絡上獲得的回報相對于投資不過是九牛一毛。匆匆上馬4G,前期的巨額3G投入或將就此石沉大海。

      我國3G運營四年多,弱勢運營商中聯通、中電信憑借3G優勢開始撬動中移動一家獨大的格局,至少在3G市場上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說,3G是維持目前三大運營商格局的均衡器,電信聯通可以憑借3G優勢制衡移動霸主地位。這無疑也是國內電信業2008年第四次大重組的初衷。

      因此,4G牌照的下發將牽扯到三大運營商競爭格局的變化,處理不好則有格局失衡的危險。但是4G牌照的下發不僅僅需要考慮國內運營業的因素,還需要照顧到整個電信業產業鏈各方乃至國外的反應。從這一點來說,國內4G的上馬又顯得刻不容緩。根據我國3G發展的教訓,因為3G發牌滯后導致了我國信息通信市場與國際上產生了差距,目前全球4G建設如火如荼,如果不及時跟進很有可能讓國內電信企業喪失發展的主導權。

      此外,4G商用還需要考慮到市場需求問題。4G網絡支撐的是更多、更高數據的應用,真正商用之后,讓用戶使用什么,僅僅是網速嗎?這也是需要重點的考慮的問題。因此,綜合來看,4G商用任重而道遠。


    來源:通信信息報 作 者:符周順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