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端智能機出貨占半軟件服務考驗廠商后勁


    作者:李藝玲    時間:2013-05-10





      近期業界和媒體的目光大多聚焦在HTCOne、GalaxyS4等高端旗艦產品上,但不可否認的是,入門級智能手機才是市場的主流。市場研究機構ABIResearch預測稱,按照目前的市場走勢,價格在250美元以下的低端智能機將從今年的2.53億增長至2018年的7.88億,占總智能機出貨量的46%。

      如今低端市場已是終端廠商和芯片商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必爭之地。一方面,三星、諾基亞等國際廠商不斷下探低端,“中華酷聯”等中國廠商也長期在中低端市場盤踞;另一方面,芯片廠商也在發力低端領域,特別是聯發科不久前就針對低端智能手機發布了雙核MT6572芯片。低端智能手機領域競爭的加劇,會進一步拉低市場上產品的均價。而對于廠商來說,在硬件同質化日漸嚴重的當下,強化應用生態系統、軟硬兼施的模式才是其未來發展的新“利劍”。

      放量增長,5年后低端機型或占全球智能機總出貨量46%份額

      智能手機無疑是近幾年來發展得最快的行業之一,潛藏的商機引得眾廠商競相來掘金。那么,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究竟有多大的空間呢?來看一下市場研究公司IDC最新發布的一組數據: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的銷售量預計將超過9億部,在整個手機市場總銷售量中所占的份額將超過半數;并且,IDC還預測,到2017年底,全球智能手機的銷售量將達到15億部,在整個手機市場總銷售量中所占的份額將提升到三分之二。

      對于即將到來的這一變化,IDC分析認為,它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全球智能手機價格的大幅下降。進一步來看,從全球范圍來看,推動智能手機價格不斷走低的主要力量,是包括中國、印度等在內的新興市場對智能手機的強勁需求。

      價格大幅下滑將導致智能手機銷量增長,由此可以看出,價格因素對消費者購機的影響是很大的,低價的入門級智能手機在市場上還是很受歡迎的。有需求就會有供應,在巨大需求的拉動和企業的逐利本性下,低端智能機的出貨量爆發式增長。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18年,價格在250美元以下的低端智能機將從今年的2.53億增長至7.88億,占總智能機出貨量的46%;而同期250美元至400美元的中檔機和400美元以上的高檔機將會從6.35億增至9.25億。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5年時間里,全球低端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有可能增長三倍。

      而在中國市場上,低端智能機更是“吃得開”,空間最大的是售價低于1000元人民幣的大眾智能手機市場。根據高通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在中國市場售出的智能手機中,有一半以上是在千元以下,而在2011年,這一比例僅為12%。

      終端商和芯片商持續發力低端智能機市場

      近幾年,憑借著渠道優勢和低價戰略,中興、華為、酷派、聯想等中國廠商在中低端領域尤其是本土市場上已經在份額上有所斬獲。據IDC公布的“2012年Q4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及市場排名情況”,數據顯示,早在去年年末,“中華酷聯”中興、華為、聯想、酷派四家國內手機商齊齊進入前十榜單,分列第四、第三、第十及第五位。

      但如今,國際廠商紛紛進入低端市場,其中包括已經在市占率上遙遙領先的三星和正處在艱難轉型期的諾基亞,“中華酷聯”無疑已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威脅。

      先說三星。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的野心早已不再局限于高端市場,而開始向低端市場擴張,這一點從其今年發布的新品中可以看出來。在三星今年已經公布的8款手機中,只有GalaxyS4是一款高端產品。今年2月份,三星更是面向印度尼西亞、印度等新興市場推出了四款售價不足100美元的“Rex”系列手機。并且,三星遠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三星聯席CEOJ.K.Shin就曾表示,“我們在低端智能手機市場上非常活躍,將繼續積極地參與這一市場的競爭。在印度尼西亞等市場上,消費者在用智能手機取代功能手機,低端智能手機市場增長很快。”

      再來說諾基亞。實行WindowsPhone戰略后,昔日手機霸主的轉型之路十分艱難。如今情況似乎要開始好轉了——在Lumia920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之后,諾基亞開始發力中低端智能機市場,想要贏回更多的市場份額。今年,除了發布了售價僅為1150元的低端WindowsPhone手機Lumia 520外,諾基亞還大力推銷自己的Asha低端觸屏機。諾基亞認為,雖然Asha手機不像諾基亞現有Windows Phone手機那般功能齊全,但性能仍然高出普通手機一大截,具有網絡瀏覽器、電子郵件客戶端、社交媒體等各類應用。但Asha會在低端市場中成為非常暢銷的機型,以支撐諾基亞的整體轉型。



      在低端智能手機這場大戲中,角色不僅僅只有終端廠商,芯片商也來“湊熱鬧”。聯發科日前發布了最新的Android智能手機系統級芯片SOCMT6572,它是全球第一款整合了WiFi、FM廣播、GPS和藍牙的雙核SOC芯片,主要針對入門級Android智能手機市場。聯發科表示,首批基于MT6572平臺的智能手機將于今年6月上市,但科并未說明基于該芯片的智能手機的售價。不過,ARM網站則顯示,今年或明年基于Cortex-A7處理器的智能手機成本將低于100美元,但性能可堪比2010年500美元的高端手機。

      “軟硬兼施”成廠商利潤新突破口

      廠商們“掐戰”低端智能手機勢必會對市場未來的發展產生一些影響。

      首先,進一步拉低智能手機均價,進而加速其普及。廠商大打價格戰,市場上大量低價終端的涌入在降低產品平均價格的同時,也會驅動功能機用戶向智能機遷移,從而有望促進智能機覆蓋率的提升。

      其次,競爭加劇或讓廠商的危機感加重。低價策略是吸引消費者、開拓新興市場的關鍵因素,但如果一味地把價格戰策略當成屢試不爽的“殺手锏”,無疑會讓自己置于危機四伏的境地中。一方面,智能手機的硬件同質化現象愈發嚴重,以CPU為例,以往四核被認為是高端的標志,但如今幾乎已經成為了標配。很顯然,手機硬件已經不具有競爭優勢了,軟件成了關鍵,再打“硬件軍備競賽”已經沒有意義。另一方面,低價帶來低利,很多廠商尤其是一些中國國產品牌已經陷入了利潤與規模嚴重倒掛的量大利微的困境中,繼續打低價牌已經不可行了。

      總之,目前純硬件發展已逐漸無法滿足用戶需求,且智能手機同質化現象已越來越明顯,單純從硬件上進行比拼很難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與此同時,消費者購買智能終端產品的考慮也已經從簡單的產品參數轉變為硬件能夠提供哪些軟件服務和內容。因此,如何強化應用的生態系統,已成為各家企業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軟硬兼施”的模式無疑將成為未來智能手機市場的新利劍。

      應用軟件關乎未來移動互聯網入口,這是各大廠商新的贏利點,如通過流量和服務賺錢,蘋果“軟硬結合”的成功案例擺在眼前。為此,各大手機廠商必須把握軟件應用市場的商機,自主或與第三方軟件開發商展開合作,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跳出硬件價格戰的漩渦。正如艾媒咨詢CEO張毅所說的那樣,中國手機廠商整體仍是虧損經營,硬件的“軍備競賽”已經很難讓國產手機廠商賺到錢,“軟硬結合”才是未來方向。


    來源:通信信息報 作 者:李藝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