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微博等各類APP的風行已經將移動互聯網的內涵詮釋得淋漓盡致,移動互聯網的繁榮正顛覆著傳統信息通信的發展模式。第五屆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 北京 2013近日在北京開幕,本屆大會的主題為“重新定義移動互聯”。“移動互聯”還需要重新定義嗎?答案是肯定的。在經歷了三年的高速發展之后,移動互聯網已經不再是PC互聯網的延伸,而是更大的互聯網,同時,互聯網本身也在經歷著重新定義的過程。
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移動互聯網行業盛會,意在帶領移動互聯網突破舊有概念,將移動互聯網的真正價值與全社會各行業及人們日常生活相結合,創造全新的發展方向和更廣闊的發展想象空間,以追趕移動互聯網和傳統行業融合的下一波浪潮。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黃澄清在本屆大會上表示,根據工信部的統計數據,截至2013年3月底,我國移動互聯網總數已經達到了8.17億用戶。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創新企業、開發者,以及各種新應用、新產品、新服務,正如雨后春筍般地破土而出。
移動互聯網在快速的變革發展中已經將觸手伸向了IT行業各個領域,對通信業的滲透乃至顛覆顯得尤為明顯。從手機產業的制造、銷售到移動支付,從開放式平臺到層出不窮的移動增值服務,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繁榮不斷沖擊傳統電信運營商。
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微信收費”風波被認為是移動互聯網新貴與傳統電信巨頭的正面交鋒,而這只是移動互聯網沖擊電信運營商的一個縮影。移動互聯網OTT應用帶來的業務、流量壓力已經是全球運營商面臨的共性難題。未來的挑戰還不止于此,4G網絡熱潮已經席卷全球,有分析認為,國內4G牌照最快或在5.17世界電信日發放。4G給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是更大的移動帶寬,更快的移動網速,但與此同時,缺乏有效的流量經營模式,運營商管道化的危機將日益深重。
挑戰伴隨著機遇,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應用正日益普及,將有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手機上網并形成更高的依賴度,各類廠商在移動互聯網業務上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這一系列的變化,推動著移動互聯網成為信息通信行業技術變革最快、前景最為廣闊的新興產業之一。可以預期,隨著網絡傳輸能力的提升,移動互聯網的互動性隨之增強,移動計算、移動音樂、手機游戲、定位技術、無線社群、無線支付、多媒體信息等將會大量出現。
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繁榮將互聯網納入大信息通信的范疇,跨界已經成為了移動互聯網的標簽詞匯,融合是大勢所趨。過去,通信網絡上運營商一家獨大,而今通信產業價值的轉移使得運營商要融合互聯網就必須開閘放水。
通信運營商需要以開放的姿態與產業鏈上的企業合作,協同以產生更大的效益,這并不會改變運營商在產業上的主導權,因為運營商管道的優勢決定了這一地位,至少在中國是如此。
來源: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