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第二個十年以來,世界各國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打造新的信息環境,分別提出了建設新的高速寬帶網絡的計劃,其中,光通信網絡是下一代高速寬帶網絡中最重要的實現形式。我國政府也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要構建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經濟社會信息化。最終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國家干線傳輸網絡。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紛紛提出建設寬帶通信網計劃,僅中國電信的“寬帶中國,光網城市”計劃就將原“十一五”的1000萬光纖到戶用戶提高到1億用戶。在這全球掀起的寬帶通信建設大潮中,我們將從全球寬帶通信網絡的現狀、未來發展市場前景預測、中國的光通信網絡市場發展及國內光通信產品發展潛力及優勢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并最終尋找相關的投資機會和重點推薦公司。
發展不均衡的全球寬帶網絡現狀
世界各國網絡速度差距很大
全球固網建設水平差距很大,根據Akamai的報告顯示,2011Q4世界平均網速為2.3Mbps,其中韓國以17.5Mbps排名世界第1。其次是中國香港及日本,平均網速達到9.1Mbps;而排名最后的利比亞平均網速僅為0.3Mbps,僅為韓國平均網速的2%。
我國2011年網絡性能較2010年有明顯提高,但平均網速仍僅有1.5Mbps,全球排名第86位,雖然較2010Q4時的1.0Mbps增長50%,但仍遠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全球網速最快的城市是韓國的大邱市,平均網速達到21.8Mb/s。在2011年第4季度全球網速排名前100的城市中:
1、東亞地區是整體網絡速度最快的地區,全球排名前100個城市中,超過60%的城市位于東亞地區,韓國和日本分別有6個和62個城市;全球前10名都是韓國和日本的城市,其中韓國占據前6名,網絡性能突出。而我國僅有香港一個城市以8.7Mb/s的平均網速排在第48位。
2、北美地區共有24個城市在世界前100名中美國22個,加拿大2個,但普遍排名偏后,最高的是第51位的美國波士頓市平均網速8.4Mb/s。
3、歐洲地區在前100名中有6個城市,排名第1的是瑞典的哥德堡市,以平均8.5Mb/s的網速排名全球第50位。
從城市寬帶網絡性能看,發達國家占據絕對優勢。韓國和日本是全球網絡速度最快的國家,城市網絡性能明顯優于其他國家。美國寬帶網絡水平雖然比日韓有一定差距,但在重點城市的性能仍處世界前列。
各國寬帶發展水平不一,寬帶用戶總數和滲透率有待提高
根據PointTopic統計數據,2011年全球固網寬帶用戶數為5.97億,同比增長12.23%。
寬帶網絡用戶數同國家GDP總量即國家經濟總量排名相關,GDP高的國家寬帶用戶數量也較高。中國和美國的寬帶用戶分居世界的前2名,據工信部2011年6月數據,中國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超過1.41億戶。
在用戶滲透率方面,全球排名第1位的是荷蘭,平均每100居民中有38.5人使用固定寬帶。滲透率前16的國家均為高收入水平國家按世界銀行標準人均GDP在10066美元以上為高收入水平國家或地區。我國的固網寬帶滲透率為10.35%,距離世界前列還有較大差距。總體來看,人均收入高的國家寬帶滲透率高,但并不完全成正比,一國的滲透率還和該國對寬帶的發展重視程度相關。比如韓國對寬帶網絡建設高度重視,長期投資提高網絡性能,并在居民中推廣使用,雖然其2011年人均GDP僅排35名,但寬帶用戶滲透率居全球第4。
G7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加拿大、英國、意大利中,截止2011Q2,G7各國寬帶用戶滲透率均高于20%,其中最高為法國33.8%,最低為意大利22.3%。表明越是發達國家越重視寬帶網絡的發展,通過建設寬帶網絡并使更多的國民使用寬帶,是G7國家保持科技及經濟實力領先的重要因素。
寬帶用戶接入方式不同,光纖接入成為未來發展方向
從全球固定寬帶用戶所使用的接入設備來看,DSL仍然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接入方式,據OECD2011年6月統計,以DSL方式接入的占據全球寬帶接入的56.75%。然后是CableModem電纜調制解調器,份額為29.55%,而光纖接入則為13.07%。日本及韓國的寬帶用戶使用光網絡的比例最高,分別為61%及57%。
由于技術發展和推廣較早歷,DSL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寬帶實現方式,但是隨著網絡信息的倍增,以及網絡中新業務新應用對信息傳輸速率要求,目前已經不能滿足高速寬帶網絡的發展要求。DSL信號速率其理論最大上行速率為1Mb/s,下行速率可達8Mb/s商用的ADSL2+可達24Mb/s。然而諸如網絡視頻等新應用的出現,在數據業務規模急速擴大的現在,這樣的速率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使得由DSL技術實現的寬帶網絡不堪重負。而CableModem方式最大傳輸速率也僅有10M,并且如果同時接入的用戶增多,每用戶的接入速率還會相應的降低。
在這種情況下,能提供高速傳輸速率的光纖接入,就成了發展高速寬帶網絡最合適的選擇。按照各國政府的規劃,要實現普通接入20Mb/s、最高100Mb/s的接入速度,現有的DSL和CableModem都無法實現,而只有光纖接入的方式可以滿足。此外,相對于前兩種,在核心網和接入網都是光纖網絡的未來高速寬帶網中,使用光纖接入的方式能更容易地組建全光網絡,簡化網絡系統控制管理方式,并能減少信號傳輸中的損耗,提高網絡效率,還可以方便地進行網絡擴容,具有較高的市場發展潛力。使用光纖接入的方式組建下一代高速寬帶網絡,已經成為各國政府及電信運營商的共識,而對光纖接入網絡建設的投入也逐年增大。全球光纖接入方式在
固網寬帶總數的比例不斷提高,2006-2011年,由7.02%上升為13.07%;DSL用戶的比例則由61.63%下降為56.75%。OVUM預計到2015年,FTTB/FTTH用戶數將達到1.78億戶。
各國政府大力推動高速寬帶通信網絡建設,助推國家經濟發展
美國信息網絡建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Highway計劃,使美國成功擺脫了經濟下滑的形勢,重新回到引領世界經濟的領袖地位。1993年9月,白宮宣布實施高科技計劃——“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簡稱NII,開啟高速通信網絡建設的同時,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1992-2000年,美國的GDP由6.34萬億美元上升到9.82萬億美元,增長54.9%,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62%,成為二戰以后,美國經濟增長最快的一段時間。通過發展高速信息電子網絡,計算機和電信業的增長速
度是美國經濟增長速度的2倍,信息產業成為為與房地產規模接近的美國最大的產業之一2009年美國信息產業占GDP比重已經達到11.4%,很多通信和互聯網公司迅速崛起,數千萬個就業機會被創造。此外,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溝通的方式也隨之改變,快捷的網絡加快了信息交流,為科技發展、商業往來和文化傳播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工作質量和效率也大大提高。信息技術的發展本質上是知識經濟的發展,由此帶動了美國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促成了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
從2000年以來,美國引領全球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發展使很多新的網絡技術逐漸出現,而隨之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又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電子商務、網絡會議、網上銀行、博客等新的互聯網應用使人們可以用更快捷的方式獲得所需的信息,并且開始能夠在網上進行彼此的互動,從而使信息傳播更為快速,人類的生活也隨之更加豐富,而互聯網相關的公司,如Google,Amazon,ebay,Facebook等也得以迅速發展,成為新興信息產業的領頭羊。快捷的網絡應用也促進了互聯網在人們中的普及,2000年全球互聯網用戶僅有3.6億,到2010年接近20億人,增長高達456%。而寬帶用戶也大幅增加,2000年美國固定寬帶用戶只有624.8萬,2010年達到8572.32萬人,10年增長了近13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9.94%。互聯網已經成為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進入了21世紀第2個10年,美國又開啟了新的信息產業發展計劃。繼2010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啟動全國寬帶計劃十年內投資155億美元使得在2020年1億美國家庭實現100Mbps的寬帶接入服務后,美國在2011年又開始部署下一代高速無線寬帶計劃,從而在新的10年開始階段,欲通過其電信基礎設施的建設,加速建立有線+無線的全方位寬帶網絡,繼續引領全球信息產業的發展,并以信息產業為重大推動力,進而推動美國經濟進入新一個十年。
在美國實施“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后,相關公司業績明顯上升。以思科為例,作為1984年成立的互聯網設備供應商,借助美國大發展互聯網的歷史性機會,迅速崛起,1995年成為世界最大的網絡設備制造商。其業績在此階段大幅增長:1992-2000年營收由3.4億元增長到189億,增長56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5.27%,凈利潤由約8439萬美元增長到26.68億美元,增長32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5.27%,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3.99%。同時,市值也大幅增長,8年由31.11億美元增長到4483.56億美元,增長144倍,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86.14%。
由此可見,網絡的大規模升級建設能給相關公司創造巨大的市場,優秀公司將在其中脫穎而出,實現跨越式增長。
發展寬帶網絡促進經濟增長
寬帶網絡建設已經成為了各國促進本國經濟和社會信息交流、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寬帶滲透率每增加10%,將平均拉動GDP增長1.38%。寬帶投資對經濟的促進作用高于其他幾種通信投資固定接入、移動通信、互聯網。而對中低收入經濟體的促進作用高于對高收入經濟體。中國2011年人均GDP為5414美元,屬于中低收入經濟體,發展寬帶網絡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更大,寬帶滲透率每增加10%,將拉動中國GDP增長2.5%世界銀行報告,對經濟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具有重大積極作用。
寬帶建設除了促進經濟發展外,還將促進就業,其增加量一般與投資金額成正比。除了在寬帶網絡建設中生產及銷售的直接新增就業崗位外,其他服務行業也將由此受益,增加聯動就業崗位。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研究結果,寬帶普及率每增加1%,就業率上升0.2%至0.3%。據統計,每個寬帶制造業崗位將帶來2.91個其他新工作崗位,每個寬帶服務業崗位將帶來2.52個其他崗位。寬帶產業對上下游的就業拉動作用是傳統行業的1.17倍。所以寬帶建設還將為各國新增就業機會。
寬帶網絡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和就業,此外將推動國家信息化發展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升整體經濟技術水平,對國家發展有顯著積極作用。
全球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政策,積極發展高速寬帶網絡
在經歷了經濟危機后,各國都把建設新的高速寬帶網絡作為促進國家信息交流,經濟發展的重要發展戰略。根據ITU統計,到2012年2月,全球已有110個國家和經濟體發布寬帶戰略,另有22個國家及經濟體近期計劃發布。聯合國在2010年9月通過了“2010年普及寬帶宣言”,敦促各國政府采取措施確保普及寬帶連接,并提出到2015年至少一半的世界人口應連入寬帶因特網的目標。共提出4項明確目標。
聯合國的四項目標表明寬帶網絡已成為人民應當享有的基本社會公共服務,成為全社會推動發展的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
吉爾德定律Gilder’sLaw又稱為勝利者浪費定律—喬治·吉爾德數字時代三大思想家之一:在未來25年,主干網的帶寬將每6個月增加一倍。其增長速度超過摩爾定律預測的CPU增長速度的3倍。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提案中指出的:“寬帶網絡的地位不亞于19世紀60年代的鐵路,20世紀30年代的電網和20世紀50年代的高速公路”。而日本和韓國分別提出了《i-Japan戰略2015》和《IT韓國未來戰略》,把發展高速寬帶網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而芬蘭更是把保證寬帶接入列為公民的權利,并通過立法來保證公民使用寬帶網絡的權利。
各國政府都力求盡快建立更高速的固定寬帶網絡以滿足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民對于寬帶網絡應用的要求。而在建設實施中,以光纖網絡為主的寬帶網絡升級和建設成為了發展的重點。
美國于2010年通過《國家寬帶計劃》,將投資72億美元建設全國性的寬帶網絡,計劃保證在美國人人都有寬帶接入。提案承諾使政府大樓、學校、圖書館和健康醫療設施的網絡在2020年前達到約1Gbps/秒的速度;為美國民眾提供免費或低價的無線寬帶連接,使那些無法負擔上網費用的人也能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到2013年時,固定寬帶普及率將增長至35.9%。同時長期目標要求至少1億家庭實現下行大于100M,上行大于50M的寬帶接入。美國的《國家寬帶計劃》可視為繼“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后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保持美國科技、商業、教育、農業信息化優勢的又一重大發展計劃。此計劃也同時拉開了全球各國寬帶網絡建設大潮的序幕。
我國的鄰國韓國和日本,一直在國家寬帶建設中處于世界前列,已是目前全球網絡性能最好的國家。2009年,兩國政府分別提出《IT韓國未來戰略》及《i-Japan戰略2015》計劃,繼續加大寬帶投資,目標在未來實現1Gbps接入的超高速網絡。韓國和日本通過寬帶網絡,增強其社會信息交流能力,保持國家競爭優勢。作為領土面積小,資源有限的國家卻能長期位居世界經濟版圖前列,國內科技公司在多個領域一直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方向,其寬帶網絡所起到的促進作用非常顯著。
企業積極投資寬帶光纖網絡建設
各國電信運營商是寬帶光纖網絡建設的主力
基礎寬帶網絡由于其組網設計復雜、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后期運營維護專業要求高等特點,在各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具體的建設實施和網絡管理一般是由該國的重點電信運營商來完成。目前,大部份運營商已經完成規劃研究,開始進入FTTx部署階段。尤其是歐洲的主流電信運營商,都相繼推出并開展了寬帶網絡建設。德國電信、法國電信和英國的電信運營商都在修建以光纖接入網絡為主的高速寬帶網絡。其中,英國電信主要以FTTC路旁交接箱方式建設光網絡,并同時開啟了FTTH的建設。而在2010年,法國政府就已投入20億歐元正式啟動“超高速寬帶”計劃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的首要任務是在整個法國范圍內部署光纖電纜,目標是要使法國每戶家庭都能接入超高速寬帶網絡,并享受相關服務高清電視、高清視頻點播甚至3D服務。
而在當今全球高速寬帶網絡發展最好的東亞地區,尤其是韓國,運營商不僅大力開展基礎網絡建設,并且提供了很好的客戶服務,使寬帶用戶數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同時也促進了寬帶網絡的實際應用。例如SK電訊,其為客戶提供的寬帶開通費為3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1元,而如果申請的是1年含1年以上的套餐,開通費也會免掉。除此之外,還提供了非常優惠的3年套餐,包月費用為2.97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元。一般申請之后,兩天之內就可以開通。雖然在寬帶網絡應用的初期,電信公司提供的基礎寬帶服務收入不高,但卻可以從高附加值寬帶服務獲得較高的利潤。韓國電信公司正是通過這種“進入門檻低,后期增值高”的寬帶推廣模式,使運營商可以引導最大范圍的用戶使用寬帶網絡,并從后續網絡服務中獲得收益。
企業為了自身業務的發展需要,也積極投入建設自有的光纖網絡
對于企業,寬帶網絡的發展給其帶來的利益增長的作用也日益顯著。根據美國《國家寬帶計劃》NationalBroadbandPlan中引用的數據表明,根據調查發現,寬帶網絡的使用人群和其教育水平,年齡及其收入有明顯的關系:1、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其使用寬帶網絡的比例越大;2、收入越高的人群更頻繁的使用寬帶網絡;3、而從年齡上來看。18-49歲的人群具有非常高的寬帶使用率,而這些人群正是消費能力最強的人群。
受教育良好、收入較高、年齡處于社會新生及中堅范圍的人群是寬帶網絡最熱衷的使用者,這些人在社會中所具有的消費能力最大,成為各公司爭取的重點用戶。借助發展寬帶技術來推廣公司產品及信息傳播給主力目標人群,是相關企業建設寬帶網絡的最大市場動機。尤其對于互聯網應用、零售消費、奢侈品、傳媒等行業的公司,這些人是對其商業價值最大的最主要的消費群體。比如美國的谷歌Google公司,作為從互聯網應用起家的綜合性網絡公司,發現未來大量數據傳輸尤其是網絡電視等流媒體應用的迅速擴大,現有傳輸速率受限的網絡將影響到公司新的業務拓展。基于公司未來發展的考慮,谷歌以美國堪薩斯州的堪薩斯城為試點,推出FTTH方式的寬帶網絡,為本地用戶提供GGigabit級的互聯網服務。
而從消費者角度看,使用高速寬帶網絡可以為其帶來最新的網絡應用,從而享受更便捷的信息交流方式如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等、更安全的商業、金融服務股票、期貨市場在線交易、網上銀行、在線購物等、更豐富的交互性娛樂Youtube、在線游戲等。也愿意進行相關的消費。尤其是使用寬帶網絡的人群中18-29歲使用寬帶的比例高達80%,作為習慣使用寬帶網絡的人群,其未來的工作方式、消費習慣也將更多地偏向使用寬帶網絡,作為未來潛力最大的市場人群,是各相關公司最為重視的投資對象。
基于對未來市場的建設及對目標客戶的商務拓展,不同行業的公司企業分別開始了自己搭建光纖網絡打造私營寬帶網絡系統的計劃,力求在同業競爭中掌握先機。
Google已開始在堪薩斯州堪薩斯城建設超高速光纖網絡,鋪設光纖主要通過電線桿,以及部分地埋方式鋪設已超過100英里,未來為堪薩斯市每戶居民以及所有學校和企業提供超過1Gbps對稱入戶帶寬。Google計劃實驗各種超寬帶業務,創建下一代的網絡“殺手級”應用;掌握網絡部署技術,并利用測試經驗在世界其他地方推廣光纖網絡;并希望開發一個“開放連接”網絡,提供開放和透明的方式運營網絡。Google還將以此超高速網絡測試自己的智能電視系統,從而在未來推出新的智能電視產品。
Google自建超高速網絡并不是特例,全球多家大型公司尤其是媒體及互聯網公司均已經或計劃建設自己的寬帶網絡,這些網絡基本均是光纖網絡。通過自建網絡將最大限度保證提供優質的服務,從而提高客戶體驗,獲得更大的商業回報。公司自建網絡將成為繼國家政府及運營商網絡建設后,又一重要的寬帶網絡市場。
美國成立寬帶發展基金,帶動社會資源發展寬帶網絡
美國建立寬帶建設基金,讓地方以項目申請方式獲取建設資金,保證了建設資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并帶動社會資源共同發展寬帶網絡,效果突出。2009年2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發《2009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ARRA,把發展寬帶作為重振美國經濟的五大措施之一,其中包括72億美元寬帶建設資金,用于寬帶技術普及計劃BTOP2013年完成和寬帶網擴建升級計劃BIP2014年9月30日終止,以提高無寬帶服務區域和不發達地區的寬帶接入率及質量。操作方法為:擁有項目的申請人向計劃負責單位申請,經評估后獲得貸款或補貼,分批發給目標地區和企業。
美國6家電信運營商AT&T、Verizon、CenturyLink、Fairpoint、Frontier和Windstream于2011年提交“美國寬帶接入計劃”,目標在5年內使美國所有人口都能擁有不低于4Mbps的寬帶接入。6家提議基金上限為每年45億美元,在商業機會較弱地區資助唯一一家服務提供商提供寬帶服務。
美國成立發展基金促進寬帶建設具有幾個優點:1、通過項目申請的方式能最大限度保證資金用在迫切需要網絡建設的區域,從而達到建設資金的最優應用;2、提高資金的應用效率,可以在最短時間完成建設目標;3、項目申請方在申請時有具體的建設目標、建設規劃,并有配套資金補充,發展基金除了本身投入建設外,帶動了社會資金進行寬帶建設,擴大了資金使用量;4、對不具備商業價值的目標如鄉村地區、教育相關機構提供建設資金保障。
美國通過設立專項資金推動寬帶網絡建設,取得了超過原計劃的建設進度,并將寬帶網絡輻射到各個需求單位,對各國發展本國寬帶網絡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未來我國的寬帶網絡建設也可參考美國方式,以專項基金的方式進行投資。
數據流量成倍增長,光纖寬帶網絡成為電信運營商解決帶寬及流量壓力的首選
新需求與新業務的發展使得用戶對數據量的需求大幅增加,現在,通信產業所面臨的情況與10年前截然不同。在2000年,網絡泡沫達到了最巔峰,當時的網絡運營商向基礎設施設備和光纖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而當網絡泡沫破滅后,盲目投入的多余光纖被閑置,成為了“暗光纖”。互聯網經過十年的發展,才慢慢消化了當時過剩的建設投入,“暗光纖”得以重新得到使用。出現此問題的根源在于網絡的建設需要根植在實際的需求上,沒有大量的數據應用和傳輸的需求,進行網絡擴建就成了沒有客戶的商品。而當今全球的情況則和10年前大不一樣,數據業務、網絡視頻、無線網絡等應用逐漸成熟,已經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其帶來的數據量的大幅增長,成為寬帶網絡擴充升級最真實和最迫切的需求來源。這一次的寬帶光網絡建設不再是運營商自發的盲目的圈地擴建行為,而是為了支持其網絡應用,為了滿足客戶的業務需求所必須進行的網絡升級和擴容。在這種情況下,建設的寬帶網絡能立即在用戶中得到使用,從而使寬帶光網絡建設有了真正的商業價值和市場應用。
數據業務流量成倍增長,電信運營商積極升級通信網絡
1、網絡新技術的應用使對數據的需求急劇上升。
隨著Web2.0技術在互聯網中的使用,網絡已不再僅是用作信息瀏覽和獲取的單向型網絡,Blog博客、Wiki維基百科、SNS社會網絡、P2P、IM即時信息等技術的出現,使得網絡成為一個交互的世界。由此帶來的網絡數據流量的激增,也越來越凸顯。后繼出現的網絡視頻應用,更是使網絡的數據流量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以往的水平。2007年當Youtube一年消耗的流量達到2000年全球總流量時,有些專家甚至預測2010年是互聯網的“末日”。不過也正是從那時起,對已有基礎網絡的升級就已經被提上日程。
據思科公司預測,2016年全球網絡總流量將達到每月10.95萬PB1Petabyte=2的50次方,是2011年網絡總流量3.07萬PB的3.56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8.93%。從幾個不同角度來看:
第一,按信號類型區分。
全球網絡可按固網、受控IPIP廣域網,IPTV及視頻點播及無線劃分,其中固網流量占比最大,三種類型流量未來均將保持快速增長。2011年固網、受控IP及無線流量分別為2.33萬PB、6849PB及597PB,占比分別為75.77%、22.28%及1.94%,至2016年固網、受控IP及無線流量分別增長5.39倍、3.63倍及45.59倍,至8.06萬PB、1.81萬PB及1.08萬PB。預計2016年,固網流量在網絡總流量中保持占比最大,固網、無線及受控IP流量占比分別為73.57%、16.56%及9.87%、其中固網流量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為28.17%。
無線網絡流量雖然占比較小,但增長幅度最大,年復合增長率為78.45%。隨著網絡的擴展,以及以iphone為代表的智能手機的大規模使用,使無線網絡的流量快速增長。通過智能手機,用戶可以隨時隨地訪問網絡,利用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等這些社區網絡、消息交流和地理位置信息產品的應用,人們可以無時無刻在網絡中與其他用戶進行著交流。這樣,又使網絡中的數據得到了新的快速增長。據統計,一部iPhone所產生的流量,大約是一部普通非智能手機的45倍,而當iPhone上市后的一個月,合作運營商AT&T的數據網絡在高峰時段,單一接入終端的平均網速下降了48.3%,幾乎所有帶寬都被iPhone產生的流量占用了。由于無線網絡的信號是由終端設備手機,平板電腦發送到無線基站,通過有線網絡傳輸到對端無線基站再發送到目的用戶。所以無線網絡流量仍會對固網產生較大的承載壓力。
總體看未來固網仍將承擔絕大部分的網絡流量,加強固網寬帶建設是提升網絡整體性能及負載能力的關鍵。
鑒于無線網絡數據流量將保持高速增長,其相關的WIFI覆蓋及回傳網建設也將是未來寬帶網絡建設中保持高增長的投資熱點。
第二,按使用組成區分。
居民使用的數據流量占總數據的絕大部分,遠高于商業數據流量,未來日常生活中各種網絡應用的普及,其流量增速仍將保持高增長,且增速高于商業數據。根據思科的統計,2011年總流量中居民使用部分占83.92%,商業使用的占16.08%。2011-2016,居民使用的網絡流量將從2.48PB增長3.74倍至9.64PB,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0.16%。2016年,居民數據流量與商業數據流量占總數據流量比例分別為88.01%及11.99%。
未來個人居民使用流量在網絡中仍占據絕對多數,且比例將不斷上升。所以預計未來寬帶建設和投資的重點仍將是個人用戶。
第三,按地區區分。
從全球網絡數據流量地區數據來看,亞太地區、北美和西歐地區一直是數據流量傳輸最大的地區,2011年占比分別為32.11%、31.59%及22.25%。而中亞及非洲地區、拉美及中東歐地區基數較小,但從人口總量和發展需求來看多數都是發展中國家,其數據流量增速將快于其他地區,2011-2016年復合增長率將分別為57%、49%及39%。亞太地區數據流量也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11-2016年復合增長率為31%,占全球份額將進一步提高至36.98%。
我們認為未來5年,亞太地區數據流量規模大、并持續快速增長,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寬帶網絡市場。而拉美市場人口眾多拉美及加勒比海2011年總人口約為5.97億,占世界總人口的8.62%;最近10年總體經濟穩固,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占比已達14%;對寬帶網絡的需求非常大,將是最具發展空間的寬帶網絡市場。
2、電信運營商單位流量收入下降,采用光網絡擴大網絡容量成為業內共識。
雖然網絡中的數據量大幅增長,但是由于客戶對寬帶數據的支付意愿并未隨比例提高,電信運營商實際每GB收入在降低。以澳大利亞為例,2006年該國全年居民固網寬帶的下載數據量為69498TB1TB=1024GB,平均每GB數據的價格為50.56澳元;而到2010年,該國全年居民固網寬帶的下載數據量增長到367163TB,為2006年的5.28倍,而平均每GB數據的價格卻降到4.12澳元,僅為2006年的8.15%;可見,網絡中數據量的激增為運營商的網絡數據提供能力帶來了壓力,但單位數據的收入卻大幅降低,從數據流量提供量和價格相比計算,2010年僅為2006年的1/64。
在網絡數據量急速上升而相對每單位流量收入下降的情況下,運營商必須發展更大容量、建設及運營成本更低的寬帶網絡,在提供高速網絡的同時降低自身每單位流量的成本才能保證自己的收益。對比目前最主要的三種寬帶接入技術:DSL、CableModem和光纖接入,雖然在建設成本方面光纖接入網絡高于目前使用最廣泛的DSL,但光纖的傳輸速率遠高于銅線,是目前帶寬最寬的傳輸介質,而且可抗電磁干擾、抗雷擊,不會產生腐蝕,適合長距離傳輸。此外,光纖的運營費用負擔低于銅線,以此建立起的光網絡系統在管理、運維和升級擴容上均具有很高的潛力。所以,使用帶寬更大傳輸效率更高的光網絡來組建下一代高速通信網絡,已成為各國電信運營商的共識。以FTTx為核心的光網絡建設已在全球全面開展。
無線業務的流量需求急增,提升主干傳輸網絡刻不容緩
無線技術是當今全球發展最快的通信技術之一,人們可通過各種移動終端進行網絡訪問等有線網上所有的網絡操作。無線網絡的數據最終將通過同傳網,經匯聚網進入主干網傳輸到目標地,再經對端轉為無線數據,從而完成無線設備間的數據傳輸,所以無線網絡的所有數據最終都將通過主干傳輸網進行傳輸。無線網絡數據的增大,也將對有線網絡帶來流量壓力。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新型移動終端的使用,使網絡數據量大幅增加。隨著網絡的擴展,以及以iPhone為代表的智能手機的大規模使用,使無線網絡的流量快速增長。由于無線網絡的信號是由終端設備手機,平板電腦發送到無線基站,通過有線網絡傳輸到對端無線基站再發送到目的用戶。所以對于接收海量無線數據信號并起承載作用的有線網絡,數據量的急速增長使原有的網絡感到壓力。例如,一部iPhone所產生的流量,大約是一部普通非智能手機的45倍,而當iPhone上市后的一個月,合作運營商AT&T的數據網絡在高峰時段,單一接入終端的平均網速下降了48.3%,幾乎所有帶寬都被iPhone產生的流量占用了。
現如今,無線網絡與有線網絡的互聯已經是通信行業發展的要點,通過兩個網絡的有效連通,用戶可以擺脫在電腦前才能上網的限制,能夠帶著隨身無線設備隨時訪問網絡。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這三大關于社區網絡、消息交流和地理位置信息產品的應用,使人可以無時無刻在網絡中與其他用戶進行著交流。這樣,又使網絡中的數據得到了新的快速增長。Cisco預計,2016年全球每月的移動數據將達到10.8EB,是2011年的18倍,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78%。
移動視頻的廣泛使用是網絡數據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無線網絡中大多數數據流量都來自于移動互聯網瀏覽,而其中最大的貢獻來自于移動視頻。Cisco預計,到2016年,全球移動數據流量的70.5%將來自移動視頻,每月達到7.62EB,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90%。
為了能滿足將來更大數據量的無線網絡,升級主干傳輸網為高速寬帶網已經是刻不容緩,而用光網絡由于成倍提高主干網絡帶寬和未來比較經濟的升級擴容,自然成為了各國運營商的首選系統。
來源:證券導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