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營商與移動虛擬運營商的跨越發展之路


    時間:2013-04-27






      2012年6月、2013年1月工信部分別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征求意見稿)后,市場反應強烈,但似乎也存在分歧。

      對中國MVNO的觀點分歧

      一部分人認為,移動虛擬運營商(MVNO)的準入,將給本已競爭日趨激烈的電信運營業增添新的競爭者;另有一部分人認為,MVNO可以延伸運營商的市場觸角,彌補運營商部分細分市場的不足;而更有部分人認為,在當今中國市場,MVNO已幾乎無發展空間。

      筆者最近參加了某虛擬運營高峰論壇,會上不乏真知灼見,如MVNO的定位、盈利模式、與運營商的雙贏關系是成敗的關鍵,但與會者頗為悲觀,主要觀點有:經營MVNO風險高(成功率不到30%)、ARPU低、投資回收期長;虛擬運營的市場空間不大,國外MVNO的市場份額平均只有3%;在微信等多媒體即時通信已成氣候的今天,這種牌照的發放已經太晚了;中國的批發市場不成熟,運營商與MVNO在零售市場有競爭關系;運營商會復制MVNO新穎的創意,不會真正扶持MVNO等,并有人歷數了前些年中國MVNO試水者失敗的經歷。其結論是對移動通信轉售的開放政策缺乏信心。

      筆者認為,且不論投資一項產業的成功率到底多高才算是無風險或低風險,但部分對中國MVNO發展缺乏信心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參照了10多年起源于發達國家的MVNO的數據。然而恰恰在這10多年中,世界包括中國經歷了互聯網(包括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智能終端得到了極大的普及,中國是互聯網發展領先的國家。國外10多年前的經驗,很可能已不適用于當今的中國。MVNO相關各方需要更新觀念,面向未來思考產業的發展問題。

      國外MVNO的起源與現狀

      與中國的移動虛擬運營市場的準入是由政府推動的不同,國外的移動虛擬運營大部分是市場推動的。例如,在Orange參與運營的15個國家中,僅4個國家需要MVNO牌照。國外的MVNO大致發展于上世紀90年代末。

      所謂的移動虛擬運營商(MVNO)系指從擁有移動網絡基礎設施的基礎電信運營商處,批發購買移動通信服務,并擁有獨立品牌以及最終客戶的移動通信運營商。一般來說,除了沒有無線網、核心網、傳輸網等移動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外,MVNO可根據其是否擁有客服系統(工信部要求中國的MVNO必須擁有自身的客服系統)、業務管理系統、計費營賬支撐系統等,分為不同的類型。

      MVNO的最大優勢是:相對于基礎電信運營商來說,它是輕資產,可專注于品牌營銷和客戶維系。從國外的實踐來看,MVNO在市場上起的作用一般僅是拾遺補闕,其存在的合理性主要是擁有特定的細分市場渠道、相應的用戶群和可開發的增值業務。而這些用戶的獲取對于運營商來說成本又太高。

      目前,全球的MVNO約有1000多家,主要在西歐、亞太和北美。其中,西歐和美國占MVNO收入的84%。在西歐,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荷蘭的MVNO發展最為迅速。根據歐文公司預計,2015年,全球MVNO的用戶數將達到8500萬,收入將達到950億美元。但MVNO總體的用戶占有率一般在5%以下。西歐和北美的MVNO用戶占有率在經過約6年的成熟期后基本穩定在7%左右。

      被移動互聯網改變的生存環境

      與當年國外MVNO起步時不同的是,目前全球信息產業已全面步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是通信與互聯網兩大產業融合的里程碑,因此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據測算,從2011年到2016年,全球移動數據流量將增加18倍,即年復合增長率將近80%。關于智能終端的發展,僅以中國為例,2011年我國移動智能終端出貨量超過1.1億部,是之前歷年移動智能終端出貨量的總和。也就在2011年,全球移動智能終端的出貨量超越PC,標志著一個新時代來臨。而2012年我國智能終端出貨量達2.24億部,又翻了一番多。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國。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我國手機網民達到4.2億,占網民的74.5%。業內預計,到2015年我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4296億元,活躍用戶超過8億。

      在美國上市的名列前茅的互聯網企業中,中美兩國的互聯網企業占了大部分,歐洲的互聯網企業則相對落后。美國的互聯網企業巨頭如谷歌、Twitter、Facebook、亞馬遜等,均涉足了移動互聯網領域。其中亞馬遜已是典型的虛擬運營商,其KindleFire的最新版已擁有可重置的嵌入式SIM卡標準,其無線電子書產品的用戶已完全是亞馬遜的用戶,無須向運營商付費。亞馬遜志在橫掃電信運營業和出版業。種種跡象表明,亞馬遜正在窺伺中國市場,一旦中國移動通信轉售試點期結束,料其必有所行動。

      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如阿里、百度、騰訊,已擁有巨大的用戶群,一旦涉足移動互聯網領域,就將是MVNO的巨頭,與國外現有的主要占據細分市場的MVNO根本不是一個概念。事實上,有人認為,已有3億多微信用戶的騰訊實際已是虛擬運營商。如果該命題成立,則騰訊是目前唯一的也是一開始就是最大的MVNO。

      總之,在今日的中國,發展MVNO應與國外有很大不同。此時,參照國外起步于功能性手機時代、發展于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不發達時代的MVNO已無太大意義。

      傳統MVNO的困境

      從業務形態上看,潛在的MVNO主要包括的類型有:終端/卡號分銷商與零售商、終端廠商、大型連鎖超市、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互聯網企業、增值業務提供商、ISP、通信IT集成商等。

      目前,這些企業采用傳統方式承擔移動虛擬運營的困難有四點:其一,由于此輪開放屬政府主導,運營商與潛在的MVNO均為比較被動地參與,因此,對于合作契合點的思考并不成熟;其二,部分運營商采取消極應對的態度,或者希望MVNO去占領拾遺補闕的市場;其三,由于對市場前景看不清,為避免風險,雙方對MVNO相關的支撐系統建設的投入均會比較謹慎,因而形成死鎖;其四,運營商與潛在的MVNO如果重在價格談判,則這幾乎是一種零和博弈,而不是將蛋糕做大,成功率也不會高。

      潛在的MVNO如果按照傳統的方式開展移動虛擬運營,觀望和談判的時間會比較長。

      對運營商的建議

      ●摒棄被動防守的心理,謀求與MVNO的共贏發展。應以積極的心態擁抱MVNO。要看到MVNO與運營商具有一定的競爭性,但更要看到MVNO與運營商的互補性。要敢于“與狼共舞”,與他們共謀發展,共同將蛋糕做大。

      ●摒棄讓MVNO拾遺補闕的心態,實現與MVNO共同的跨越式發展。既然運營商自己的語音、短信業務都在下降,又如何能充分保證MVNO運營商能盈利?不如將一些新的業務,從一開始就向MVNO開放,謀求共同的跨越式發展。應轉變“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觀念,并認識到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市場的時間窗口往往稍縱即逝。產業需要的是“眾人拾柴火焰高”。

      對潛在MVNO的建議

      ●摒棄盲目照搬國外MVNO經營模式的策略,包括不要將精力過多地瞄向運營商的批發價格,而應在與運營商互補的業務(產品)、用戶、行業、地域上做文章。這些業務既要有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特色,又要有中國特色。例如:基礎業務可多考慮數據(即移動互聯網)業務;橫向可多考慮物聯網業務,有權威機構預測,全球移動終端數量將從2012年的50億發展到2020年的500億,其中一定會有物聯網發展的貢獻;縱向多考慮特定的行業用戶。

      ●摒棄貪大求全的思維,應從運營商現有業務或潛在(特別是移動互聯網類的)業務中,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比較單一的業務,發展特定用戶。這樣做,與運營商的系統接口也會比較簡單,既便于起步,也會有自己特定的發展空間。

      上述建議雖然不是操作層面的(這往往涉及企業營業秘密),但觀念的突破,往往是至關重要的!



      希望中國MVNO與運營商形成的不是競爭關系,甚至不是競合關系,而是合作、共贏關系。共同把移動互聯網產業做大、做強、做久。


    來源: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