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營商渠道扁平化代理商生存困境凸顯


    作者:崔玉賢    時間:2013-04-17





      你的手機號是在哪辦理的?與三四年大不相同的是,現在的消費者更傾向于在運營商營業廳或者是網上購買。代理商現在可以說是門可羅雀,顧客少的可憐。尤其當電信運營商開始重視電商渠道之后,代理商的生存之路更加艱辛。一方面由整個渠道本身發展規律所致,而運營商與代理商的難以調和的婆媳矛盾也成為另一方面的誘因。

      代理商:門可羅雀

      “每到節日對比最為明顯,以前每逢節日,都會有些補貼政策,有禮品相贈,可以吸引很多顧客,但是現在某運營商不再為代理商提供活動禮品,而只為他們自己的營業廳提供。”某代理商抱怨道。

      本來代理商作為電信運營商接觸最終客戶的門面,有著重要的宣傳和鋪貨作用。所謂“得渠道者得天下”,渠道的覆蓋率就相當于市場的占有率。中國移動的發跡更多的是依靠代理商的發展而獲得成功。據市場數據顯示,2009年廣東移動社會渠道為廣東移動貢獻了超過80%的收入。可見,社會渠道建設的重要性。“社會渠道可以彌補運營商自建渠道的覆蓋盲區。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代理商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營業廳的數量。”某運營商人士透露。

      但是,自從電信運營商全面推進渠道扁平化建設以后,代理商的地位可以說是每況日下。再加上2012年電商的迅速發展,電信運營商也開始自建電商渠道,代理商的日子可以說是越來越難熬。電信運營商將自有渠道建設作為建設核心,這也理所應當。代理商這一渠道建設本來就是一個補充,電商時代的開啟,運營商甚至都可能關閉部分自有營業廳,代理商的地位更是岌岌可危。

      再者,代理商不是運營商的員工,但是卻要充當員工的角色。電信運營商的KPI考核政策也深入到了代理商當真。“從2011年開始,某公司沒經過我們同意,強行給我們代理商每個月規定任務,不完成任務直接在酬金里扣錢。”這種以KPI為導向的強行要求,讓代理商的各種違規行為出現。代理商在消費者當中的形象不佳。

      用“門可羅雀”這個詞已經不再為過。和代理商的冷清局面先比,電信運營商的自有渠道建設可以說是如火如荼。

      運營商:電商渠道興起

      2012年5·17、“雙十一”都變成了電信運營商“練兵”電商渠道的“戰場”。

      相比電信運營商傳統的自有營業廳渠道、合作代理渠道,互聯網渠道作為一種新型渠道越來越受到親睞。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消費者消費模式的改變,營銷渠道也由傳統的實體渠道漸漸向電子商務渠道轉變。電信運營商需要“順勢而為”,加大電商渠道的投入和建設力度。而電子商務也將成為電信運營商的新戰場。

      2012年5·17世界電信日,中國聯通的“首屆沃3G網購節”進行了電子商務全面的轉型。在這次網購節上,中國聯通推出了沃3G預付費20元卡,自推出后先后進行了4輪開放搶購,銷售量突破40萬張。中國聯通的首次向電商進軍也是取得了業界的關注。

      無獨有偶,中國電信加入了“雙十一”大戰,據統計,中國電信“雙十一”總成交額高達1788萬元,手機總銷量達13353臺。“中國電信首次參加,‘1’天的拚搏,‘1’千萬元的交易,‘1’萬張天翼云卡,‘1’萬臺智能手機。這是電信面向新模式的有益嘗試。”中國電信創新業務部總經理肖金學欣喜的表示。

      電商渠道在電信運營商營銷渠道中占比會日益增加,這已經毋庸置疑。

      關系不息 矛盾不止

      代理商渠道的日益冷清與電信運營商自有渠道的加強,兩者的對比日益明顯。一方面,這與渠道建設本身的發展規律相關,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提的是兩者的矛盾。發展規律的事情,本文就不討論了,這既然是趨勢,順應就可以了。本文更關心的是人為方面的兩者的矛盾。有人將運營商和代理商的關系比喻為婆媳關系,雙方的矛盾會一直存在,存在卻可以調和。



      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個矛盾雙方都有責任。

      “有些代理商越做越大,仗著自身的優勢叫板運營商。有時候我們為用戶提供了大量的促銷,但是這些利益卻被代理商截留,而且各種竄貨行為屢禁不止。代理商這一渠道很難進行百分之百的掌控。”這是運營商的擔憂。

      代理商的違規由來已久,中國三大運營商建立才四五年,但是運營商的代理商存在已經有了七八年。然而,一直未走向健康。

      “代理商都有運營商的返利指標,有些代理商為了獲得返利,會把沒有賣出去的網卡自己激活,用戶并不知情,這樣用戶的實際使用期限就會縮短。”據了解,這種現象在3G發展初期最為明顯,三大運營商為了完成工信部規定的3G發展目標,向代理商規定了任務指標,只有完成任務指標才會獲得返利。有些3G卡只是被激活,并沒有消費者使用。有些地區的代理商甚至會銷售其他地區的號碼,互相幫助完成任務。這就造成了養卡、洗卡、竄卡的出現。

      “這也不能全怪在我們頭上。運營商硬給我們指標,我們也是沒辦法。”某小代理商也表示很無奈。過度的KPI考核壓力轉嫁到代理商頭上,而運營商也會有選擇的無視這些違規行為。

      這一方面與代理商的利益導向有關,另一方面與電信運營商本身的監管機制和獎勵機制脫不了干系。

      因此,擺在運營商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加強對代理商的管控能力。隨著運營商自身渠道建設的增加,代理商渠道可以減少代理層級,分層次管理,從而達到社會渠道的扁平化。另外,可以改變原有的薪酬體系,降低計件薪酬標準,將發展用戶的質量作為衡量的標準。更重要的是加強運營商內部的監督作用,代理商的違規行為往往與運營商內部員工相互配合。

    來源:CCTIME飛象網 作 者:崔玉賢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