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牙的物聯網之路 技術演進加速應用滲透


    作者:王熙    時間:2013-04-16





      從IBM的智慧地球到思科的萬物互聯,物與物之間的互通之路日趨清晰。在物聯網的發展過程中,無線技術已是不可缺少的溝通媒介。而藍牙技術的應用,也成為了物聯網的發展與產業化的催化劑。



      作為一項發展近20年的無線技術,藍牙的產業化優勢逐步凸顯。據預測,藍牙技術大規模生態系統預計將在五年內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2012年,藍牙產品的全球出貨量已經達到20億,預計2013年將上升到25億。到2018年,藍牙設備的總出貨量將累積達到320億件。

      藍牙產品的規模化增長,為其物聯網應用打開了通道。正如業界所言,未來物聯網發展,藍牙將占據重要席位。

      低功耗帶來創新應用

      藍牙是一種支持點對點,點對多點的無線通信技術,其最基本的網絡組成是微微網。藍牙設備通過短距離的特殊網絡即微微網進行連接。該網絡在設備進入臨近射頻時自動生成,單個設備可同時與同網內最多7個設備通訊,每個設備又能同時進入若干個微微網,所以說,你的藍牙設備幾乎能建立起無限連接,完全符合物聯網的通信要求。

      但多年來,一直占據著無線終端的市場的藍牙技術,在其4.0之前的版本一直因為耗電大而難以涉足物聯網領域,平時只用來無線終端的數據傳輸。直到2010年藍牙4.0版本的出現。新的版本融合了之前所有的藍牙規格,包括傳統藍牙、高速藍牙和低耗能藍牙三種技術,還可以憑借高速藍牙進入WIFI技術擅長的LAN領域,依靠低耗能藍牙進入物聯網等ZIGBEE技術已經涉及的領域。從本質上講,藍牙低耗能無線技術未來將是物聯網應用的首選

      藍牙技術聯盟首席市場官卓文泰在近日召開的2013藍牙世界大會上表示“正如你們所了解和看到的那樣,現在已經進入藍牙的爆發發展時期,這也意味著參與此項技術的最關鍵時刻到來了。”

      他表示,藍牙技術的發展方向是以超低功耗將更多設備(終端)連接起來。藍牙4.0為移動電話、消費類電子產品、個人電腦、汽車、醫療與健康、運動健身以及智能家居行業的產品創造了全新的應用方式。

      另據了解,藍牙芯片的成本在0.6?1.5美元之間,低價格大大降低了藍牙設備的成本,業內專家認為,藍牙的市場前景取決于藍牙價格和基于藍牙的應用是否能達到一定的規模,當藍牙模塊價格足夠低的時候,才是藍牙大規模占有市場的時候。目前,高通、博通、德州儀器等主流芯片廠商均積極參與藍牙芯片的研制。

      技術演進加速應用滲透

      隨著藍牙4.0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設備搭載Bluetooth Smart 與Bluetooth Smart Ready技術。搭載Bluetooth Smart Ready技術的終端被稱為樞紐設備,它們可以為傳統的藍牙設備產品和Bluetooth Smart設備產品提供傳輸紐帶的作用,同時藍牙4.0技術在于它的低耗能,特別適用于移動電話、消費類電子產品、個人電腦、汽車、醫療與健康、運動及健身以及智能家居行業的產品。



      在本屆藍牙世界大會上,嘉賓就現場展示了一種裝有藍牙傳感器的牙刷,刷牙的數據可以發送到搭載Bluetooth Smart Ready的樞紐設備上,這樣,父母就可以每天監測到孩子在家刷牙的次數、時長等等。”



      還有藍牙在醫療中的應用案例,比如強生公司推出了糖尿病人測血糖的儀器,每天手指采血后,信息可上傳到手機等設備的應用軟件上,進行存儲和匯總,代替了過去用筆紀錄。即使是去年的血糖紀錄也可以輕易調出查看,以便醫生追蹤病人的病情變化。



      還有基于藍牙技術的智能雙向防丟器。將產品與智能手機綁定,一旦家人或者寵物離開自己到一定距離,報警器就會啟動;以及避免雙手離開方向盤接聽手機的藍牙語音識別系統,保障了駕駛的安全性。



      藍牙技術聯盟首席營銷官卓文泰表示,過去兩年中,藍牙新產品數量獲得79%的增長,與音頻有關的產品增長達到451%。在產業鏈方面,藍牙技術聯盟已經擁有超過18500個成員,每月新增200個成員。

      技術融合趨勢凸顯

      近年來,隨著Wi-Fi和NFC兩種無線傳輸技術的興起,藍牙技術就不斷拿來與兩者進行比較,許多人將他們定義為競爭關系。但實際上,這三種技術,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這取決于他們所應用的領域。

      比如在醫療領域,Wi-Fi由于功耗和功率都很強,需要經常充電,也會對一些醫療器材的一些干擾,所以一般而言它不太適用于醫療領域。而藍牙4.0版本最顯著的特點在于它的低耗能。在藍牙4.0低功耗的支持下,即使由一個紐扣電池供電,使用時間也可以長達一年,甚至更長。在這方面Wi-Fi和藍牙沒有辦法相比,所以藍牙還是有它自己應用的一些新領域。這也成為藍牙在和Wi-Fi競爭市場的一個重要發力點,而低耗能也正是物聯網設備所倚重的,這一特點或將決定了藍牙未來發展的戰略方向。

      Wi-Fi的無線技術也并不是為了取代藍牙或者其他短距離無線電技術而設計的,兩者的應用領域完全不同,雖然在某些領域上會有重疊。WiFi設備一般都是設計為覆蓋數百米范圍的,若是加強天線或者增設熱點的話,覆蓋面積將會更。與NFC、藍牙技術的兩移動設備互聯互通在點對點(peertopeer)結構上有著巨大的區別。



      而NFC在移動商業領域的兼容性方面,非接觸性付款技術已經推動了商業的發展,尤其在亞洲的公共運輸系統中得到了廣泛應用。IHS公司預計,NFC技術在汽車領域將是一項補充性技術,并將與藍牙和Wi-Fi等目前比較成熟和普及的技術共存。因此,藍牙和NFC將互相補充。 NFC技術可以刺激藍牙、Wi-Fi等其它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NFC技術的最終實現也要依賴于這些技術。可見,NFC與前兩種無線通信技術之間是互相促進的關系。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蔣林濤在世界藍牙大會上表示:“不論藍牙還是Wi-Fi,他們之間的關系都不應該是競爭而是互補。藍牙和Wi-Fi都有各自的位置,他們的融合能解決近距離無線通信的問題,對于解決物聯網最后一百米是十分關鍵的技術。而藍牙在其中具備突出的優勢,就是藍牙在終端設備中的普及性極高。”

      ABI研究公司副總裁兼首席研究官Stuart Carlaw則認為“今后藍牙的發展應該朝著更多的應用方向走,使用更加便捷,想讓藍牙在互聯網時代獲得成功的根本,還是由需求來決定。最后終端市場的發展要朝著高標準進行,Wi-Fi不應該看作是藍牙的競爭對手,而是一種擴展,對于藍牙我們除了要開發基本技術,還要進行在市場上進行更多的教育。”

      總而言之,藍牙技術將是對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的重要突破,對產業鏈的重要補充。我們期待在未來看到更多基于藍牙技術的設備連接到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智能化。

    來源:通信世界網 作 者:王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