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否收費,在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業之間的“博弈”和“論戰”,有了新的進展。
騰訊率先拋出橄欖枝。騰訊微信團隊在一封公開信中稱,該公司已啟動2.5G網絡優化計劃,目前正研發新技術,希望借此解決目前電信運營商2G和2.5G網絡的信令負荷過重難題。
微信是典型的OTT應用。所謂“OTT”,原指“過頂傳球”,意指互聯網企業越過運營商,發展基于開放互聯網的各種視頻和數據服務業務。由于微信需要時時保持在線,不斷發布信令,類似心跳。這在有線寬帶上不存在問題,但搬到通信網上就會出現信令過多,導致通信網絡擁堵,嚴重時甚至造成網絡癱瘓。
不論是微信,還是飛信,抑或是其他類似的應用,信令占用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因此,幾天前中國移動原董事長王建宙表示,OTT服務確實造成了運營商網絡負擔加重,無法平衡成本。“運營商、服務商和消費者,只有各方的利益都兼顧了,這才符合經濟規律。”
我們期待,一方面,互聯網業要不斷創新,優化通信資源的技術方案,困擾產業的信令問題會在運營商、終端和應用業務提供商的共同努力下良好地解決;另一方面,電信運營商要投身高科技產品的研發推廣,用更高端的產品開發出新的利潤增長點。
互聯網的創新,不僅是開發跨越式的技術,更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的一大趨勢就是通訊技術產業與信息技術產業融合加快。如果說通訊技術產業是做貿易的,進行數據搬運,那么信息技術產業就是做加工的,類似于蓋工廠,加工數據后增值。我們希望雙方在競爭之中加強合作,合作之中共贏。
大家都來維護中國互聯網的創新。共同創新,才會擁有更和諧的未來,造福社會。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