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尚未普及 卻已進入價格戰


    時間:2013-04-08





      云計算這個概念,最初是由Google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2006年首次提出,緊隨其后,在2007就針對的云的發展作了多重準備,包括開展大學校園內的云計算等。再在此之后就進入了一個相對快速的發展階段。一些國際大型網絡公司開始在云計算方面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相關研發,其中取得成功的有亞馬遜等公司,并且亞馬遜先期在全球推出基于云平臺的服務。

      在云計算興起之后,國內網絡公司也緊隨潮流腳步,進行國產云平臺的研發,我們比較熟悉的就莫過阿里云平臺。說了也巧,阿里與亞馬遜都是提供電商平臺為主營業務的網絡公司,大量的交易數據可能就需要通過云計算這一平臺進行整合處理。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云計算更多是具有多種服務模式的網絡平臺,就當前來說,云計算這一平臺,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遠談不上普及。雖然從整體環境來說,有關機構預測在2013年云計算將具備44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但離普及還有很遠。

      當前,在云計算還沒有進入行業普及之時,美國多家公司開始下調云平臺的服務費,包括谷歌及亞馬遜。這對于我國云產業而言,并不能算是一個好消息。即使在今年業界人士預測,我國云產業規模會達到1174.12億,將這只是個數字,只能說我國在云計算產業發展很快,并不能代表其它。我國雖然研究云產業的人不少,但是沒有形成非常有效的應用,換句話,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化模式。國內云平臺的代表之一,阿里云推廣應用直到當前還屬于小范圍,沒有形成規模化,對于現在就已形成價格戰,毫無疑問將對我國本就不成熟的云產業造成一定沖擊。

      綜上所述,我國云產業發展在埋頭搞研發之時,還要注重市場規模化運作,形成一個完善的產業鏈,才能進一步促進產業的良性快速發展。


    來源:工控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