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運營商微信態度產生分歧 聯通傾向合作


    作者:崔玉賢    時間:2013-04-03






      工信部部長苗圩認為微信是創新增值服務,杜絕運營商串通對其進行扼殺。可見,微信的創新已經威脅到了運營商的生存。而這幾日關于微信與運營商的話題探討不斷。IT領袖峰會大佬見面的話題更是離不開微信。近日,微博上流露出來的中國聯通PPT很好的回答了對微信的態度:合作要大于競爭。

      合作>競爭

      PPT內容主要分析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家運營商對OTT態度已經出現分析。中國移動認為三家運營商成立合資公司方案不可行;中國電信則認為運營商之間應該實現互聯互通;中國聯通則認為獨立開發類微信應用不可行。

      在類微信產品上,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比中國聯通更為積極些。在意識到微信的沖擊以后,網上就開始流傳中國移動將要對飛信進行重構,把飛信演進成未來融合通信產品的核心。時隔不久,網上又開始流傳中國電信將在翼聊基礎上推一款名為“微信”的即時通訊產品,該款產品與微信有著眾多相似指出,并標榜開放、免流量。雖然中國電信發表聲明稱未對外發布即時通訊產品,但關于翼信的截圖已經足以說明問題。

      雖然中國聯通也有“沃友”,但是相比中國移動與中國電信這時高調宣傳自己的即時通訊來說,中國聯通顯得有些低調了。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在公開場合的表態也說明了聯通對微信的態度:吃水不能忘記挖井人;今天的免費是為了明天的收費;不應是水火不容關系,而應是魚水關系。

      很明顯,三大運營商對陣OTT的戰線已經瓦解。而中國電信所倡導的開放、免流量費也將會因為三大運營商的各自為戰,無法實現互聯互通。三大運營商不能齊心協力就無法推出能夠對抗微信的產品。因此,中國聯通表示:當前階段,與其他運營商的競爭大于合作關系。

      中國聯通更傾向于和微信合作,以吸引異網用戶。

      弊>利

      那么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到底是應該合作還是應該競爭?微信帶來的是弊大于利還是利大于弊?之前中國移動總裁李躍公開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傳統運營商業務正在受到猛烈沖擊,尤其是OTT企業對傳統運營商的擠壓非常明顯。同時表示微信一些機制不太適合傳統運營商的網絡設計,相互之間應該有溝通。全世界運營商網絡被即時通訊系統干擾,甚至出現大規模阻斷案例出現。

      因此,微信導致的信令風暴之論開始甚囂塵上。專家表示,微信強調的“永遠在線”,每隔幾秒鐘就會向運營商網絡發出“心跳”查詢,看看是否有新數據傳輸。單獨一次“心跳”信號本身流量極低,但是數億用戶,每2~3分鐘就發出一次“心跳”,會嚴重占用運營商的信令通道。飛象網CEO項立剛解釋微信占信道,坐飛機就像大家用流量,一個航空公司航班并未增加,但不斷給機場發我要起飛,我要降落,把管制的信道都占了,機場要收這個航空公司的費。至于用戶就會認為,航空公司的問題,憑什么向用戶多收費?微信也是這情況,流量沒多少,但不斷建立通信,又斷開,又建立,這就是信令風暴。

      如此來看,微信確實對運營商的網絡帶來的負擔。但是,騰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則表示,運營商的統計有問題。“他們只統計騰訊服務器的流量,事實上還有很多流量是圖片帶來的,包括我們的頭像,那些服務器實際上則是CDN網絡,所以運營商統計的時候沒有計算這個,把這個算上,實際上,我們的利用率還有3倍空間增長。”馬化騰解釋道,“我們還有一個計算應該納入,就是我們的外鏈,你可以看到你用微信看到很多鏈接嵌入了音樂、視頻,這都是微信帶來的流量,但是因為這是外鏈沒有統計上,我相信還會有1倍的空間增長。微信帶來流量增長絕對不僅僅是微信本身消耗的流量這么簡單,是數倍、數十倍的增長。”

      微信為運營商帶來的流量爆炸式的增長已經毋庸置疑。常小兵在談話節目中就表示雖然在短信、通話等傳統業務上有所萎縮,但移動數據方面卻一直在快速增長。微信功不可沒。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也表示,騰訊將幫助中國移動開拓未知的新客戶,只要處理得當,兩者可雙贏。



      可見,微信對運營商到底是利弊哪個更多一些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實現競合,達到雙贏。

      據了解,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參加第二屆“嶺南論壇”時表示,工信部正在協調解決并會考慮運營商的合理要求,目前已要求運營商制定解決方案提交工信部。苗圩透露微信有收費的可能,但不會大幅收費。


    來源:CCTIME飛象網 作 者:崔玉賢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