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電子商務需加快立法但困難重重


    時間:2013-04-01





      電子商務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電商網站產品五花八門,能夠滿足各類人群所需,足不出戶的同時又能享受實惠,已成為很多消費者必選的購物方式。

      然而,在電子商務被廣泛接受的同時,各種弊端也暴露無遺,如電商價格戰混亂、虛假促銷、售后服務不當、快遞變慢遞、個人信息被泄露等等,這都成了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但是由于目前關于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欠缺,使很多消費者投訴無門,很多不滿最后只是不了了之。

      關于電子商務的行業亂象,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很多人大代表都提出了建言。其中全國人大代表戴金益建議,為保障和促進我國電子商務健康有序發展,應加快電子商務立法。

      “加快電子商務立法,有利于規范電子商務行為,用完善電子商務法律體系去約束和調整企業電子商務行為,構建科學合理的電子商務信用管理體系,才能有效促進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的健康快速發展。”戴金益表示,加快電子商務立法,還有利于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建立統一規范、符合國際規范的電子商務標準,有利于我國企業和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戴金益特別強調,電子商務立法應充分考慮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他說,“電子商務活動中,消費者的權益僅靠《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原有的法律保護已顯乏力,特別是網絡支付、物流配送、質量保證、糾紛處理方式等方面網絡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有較大差異,因此,我國電子商務在立法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如何有效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對此,日前也有媒體報道,相關部門正在制定電商法規,并且有望于今年出臺。

      參與《網絡零售管理條例》起草的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張延來表示,目前正在制定的,影響最大、電商最應該關注的、綜合性的電商法規有兩部:一部是由國家工商總局牽頭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服務監管條例》;另一部是由商務部牽頭的《網絡零售管理條例》。長久以來,對電商交易只是由幾個基本法來規范——如民法、合同法等,現在需要與之結合的更為緊密的法規出臺。

      張延來認為,電商規范不適合去規定過高的門檻。反之,應該通過規范鼓勵廣大電商去實現網上交易。但是,在實踐中電商存在的問題也十分突出。不同于實體商戶的問題,電商糾紛很多涉及的是知識產權、侵犯商標權、銷售假貨、隨意使用其他商家的展示圖片等問題。另外,因為網絡上價格比較透明。一些商家通過發軟文等詆毀競爭對手的現象大量存在,涉及不正當競爭的問題。

      據悉,由商務部牽頭的《網絡零售管理條例》的起草前年就已經開始了,由國家工商總局牽頭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服務監管條例》也于去年開始起草。之所以電商的相關立法進展比較慢,主要是因為電商發展中會不斷地出現新的問題,法律也要隨之調整。

      張延來認為,電商行為多種多樣、十分復雜,如果要囊括到一部法律中是有相當難度的。比如,僅制定對價格戰的規范,可能新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就出現了取代了價格戰,所以很難定義。“所以,我們應該分析該行業的類型、本質,制定相對穩定、可以長遠地規范該行業有前瞻性的法律。”


    來源:環球家電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