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云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在云計算的重大設備、核心軟件、支撐平臺等方面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形成自主可控的云計算系統解決方案、技術體系和標準規范,在若干重點區域、行業中開展典型應用示范,實現云計算產品與服務的產業化,積極推動服務模式創新,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構建技術創新體系,引領云計算產業的深入發展,使我國云計算技術與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預計隨著國家的扶持以及企業投入力度的進一步加大,中國云計算從概念到大規模應用將指日可待。
云計算技術的出現被認為是繼個人電腦、互聯網之后信息技術的又一波浪潮,將對傳統的產業鏈和商業模式帶來改變。
而隨著社會信息化和行業信息化的普及,企業的競爭力不再僅僅依賴于規模經濟所帶來的效益,也取決于企業的互聯網化能力、市場快速響應能力、應變能力和持續創新能力。
但是,企業原有的信息服務水平已經很難滿足市場競爭變化的需要,而云計算技術的出現將逐漸代替原有的服務模式。同時,在IT界不斷有各類公有云、私有云平臺出現,為網絡用戶帶來更多的云體驗。
目前,云計算從希望轉化其數據中心并優化IT服務交付的大型企業到小型及中型企業,這些中小型企業尋求一種方式來獲得更完善的業務流程、業務服務或IT容量,從而節約資本密集投資以便分配給企業的其他著重增長的區域。新興市場內的組織可能希望避免構建基礎設施的時間和費用。而一些公司可能僅希望獲得快速擴展的IT靈活性。
近年來,傳統IT服務商和新興的云計算服務商在通過不斷推出各種基于云計算的相關產品和服務,從而在企業降低IT費用支出、提升競爭力、創造更多商業價值等方面發揮作用,最終推動企業加速升級成為互聯網化企業。
來源:工控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