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產業孕育騰飛 云標準成行業熱點


    時間:2013-03-01





    中國云計算產業現狀

      經過兩年的發展,中國云計算產業已經從概念走向實際應用,云應用和云服務日漸豐富,呈現出一派神州處處彩云飛的繁榮景象。

      一是試點城市云計算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在北京,參與祥云工程的中外企業已有100多家,以“基金 基地”的運作模式,已建成以海淀區中關村軟件園為主的北部云服務基地和以亦莊中國云產業園為主的南部云后臺基地。在上海,閘北區著力打造上海云計算產業基地,集聚云計算企業近百家,產業集聚效應明顯。

      二是市場參與主體豐富,商業模式日臻成熟。百度、阿里、盛大、新浪等互聯網公司,華為、神州數碼、浪潮、曙光等IT企業,三大運營商、IDC企業等,構成了中國云計算服務的主力陣營。阿里、盛大和騰訊主要提供云主機、云存儲、開放數據庫等IaaS服務。

      三是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市場認知顯著提升。部分發達地區也已經開始將電子政務和社會信息化系統向云計算模式遷移,探索云計算在城市管理、電子政務、園區服務以及醫療衛生、互聯網、教育、金融等領域的創新應用。

      中國云產業聯盟近日發布的《云計算白皮書》提到,與國外相比,中國云計算標準組織機構不夠完善,正在制定的標準也不夠全面。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云計算標準工作組的專家們表示,云計算標準是不斷演化的,需要用動態的眼光來看待標準的制定和演進過程,而目前我國云計算標準制定也在不斷更新和完善中。

      數據中心能效標準成為熱點

      國際三大標準化組織紛紛展開云標準工作,數據中心能效的相關標準正成為關注熱點。《云計算白皮書》認為,云計算發展存在的規劃不合理、能源虛耗嚴重、安全隱患大等缺陷,根源在于產業規范和標準的缺失。據了解到,眼下三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ITU紛紛展開云標準工作,國內外數十個標準組織也已啟動云計算相關標準體系的研究。

      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云計算標準工作組副秘書長胡春明表示,數據中心能效相關標準正成為標準化組織關注熱點。ISO/IECJTC1SC39信息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已制定了數據中心的能源效率分類和詞匯表、全面的度量體系和關鍵性能指標、專門的數據中心能源管理系統標準。現在,PUE電源使用效率和DCiE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效率、綠色ICT技術和標準制定的最佳時間和屬性兩項新項目提案正處在投票階段。

      云服務標準應跟上

      產業界從去年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了云服務模式,云服務標準缺乏導致的分裂狀況已制約到了開發者。

      當前,云計算還沒有形成大規模市場,應用已有,但不是遍地開花。針對我國云標準成果相對國外較少的情況,業內有人士指出,在眼下云應用并沒形成大的商業規模情況下不需要急于制定標準,應用多了標準自然就有了。對此,胡春明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今天的云計算應用和市場是非常巨大的,例如云存儲、虛擬機的應用、開發平臺等,而且還呈上升趨勢。如果沒有好的標準化的平臺,那么每個行業的參與者都希望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希望開發者把應用寫到自己的平臺上,推出與別人不一樣的產品或服務,這樣就會傷害整個市場,開發者、設備提供商等也會無所適從。”

      今后,標準工作需要不斷更新。胡春明指出,從2012年開始國內產業界將注意力轉移到了云服務模式、網絡和設備,企業相繼推出公有云服務,例如新浪、百度、騰訊、阿里等企業分別推行自己的應用平臺開發標準,云服務標準缺乏導致的分裂狀況已經制約到開發者,這就需要標準工作要做到:一是建好標準體系,做好頂層設計;二是不斷更新這個體系,適應新的需求。

      云計算產業發展趨勢

      一是創新,即以企業為主體的云計算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將取得新的突破。我國擁有世界級規模的互聯網和電信運營企業,ICT制造企業也擁有較為雄厚的產品研發、制造基礎。但目前在一些云計算關鍵核心技術與產品方面,我國與領先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二是融合,即云計算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其他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如果說前兩年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不同領域還是各領風騷的景象,那么未來云計算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其他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更多的呈現融合發展態勢。

      三是普及,云計算將越來越趨向于以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方式,普遍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信息化”必將由此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方向和新動力,而云計算則是未來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模式。

      

    來源:中國安防展覽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