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運營商統一移動支付標準


    時間:2013-02-25






    中移動與銀行業的合作步入快車道。中移動與招商銀行近日宣布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移動支付產業的發展進程。這也意味著中移動的移動支付業務不再是鐵板一塊,此次與招行的合作,其極大地釋放出向銀聯系標準靠攏的意味。至此,三大運營商在移動支付領域的標準也得到了統一。

    運營商在移動支付市場的推進只是其移動互聯網市場布局的一個縮影,隨著市場的開放與合作趨勢進一步加強,提高運營商的市場運作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成為關鍵。現階段運營商亟需在產業變革大潮中找準業務發展定位,布局移動互聯網市場。

    標準之下,中移動妥協

    備受關注的移動支付標準明確了中國金融移動支付系列技術標準。早先中國移動主要采用2.4GHz的RF-SIM標準,支付費用通過手機賬單收取,這種代收費的方式遭到銀行業的反對。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移動的支付標準和銀聯的NFC標準在業內并行,互不兼容。在電信系里,中聯通已經支持了銀聯的NFC標準,中電信也已經明確表示將進一步拓展NFC支付市場。這意味著在這場移動支付標準之爭里,中移動處于劣勢。去年6月,中移動被迫與中國銀聯簽署移動支付業務合作協議,采用銀聯制定的國家標準,而此番與招行的合作則進一步延伸中移動NFC移動支付發展策略。同時也意味著中移動徹底向銀聯的NFC國標妥協。

    雖然三大運營商的支付標準已經得到統一,但在移動支付市場,互聯網支付的強勢沖擊讓運營商在這一領域的發展顯得相對乏力。截至2012年10月,中移動手機支付業務注冊用戶超過6000萬,年度累計交易額達250億元。中電信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底,校企用戶700萬,公交用戶150萬用戶,銀行卡服務用戶40余萬,加油卡用戶100余萬,各類用戶規模總量已達到1000萬,交易額不詳。和中電信一樣,聯通也沒有公布其交易額。內部人士透露,要比中移動數據小。與之相對應的是,淘寶天貓一年的交易額超過萬億,也就說,三大運營商在移動支付金額總和可能不及淘寶10%。

    隨著中移動徹底向銀聯系標準看齊,運營商在移動支付市場布局也將不再糾結于標準之爭而進入實質應用階段。同時,中國移動支付兩大陣營開始逐漸顯現:一是銀行、通信運營商、央行和銀聯主推的NFC近場支付模式;二是互聯網公司主推的二維碼識別+遠程支付的架構模式。但就目前而言,這種合作只具有圈地布局的象征意味,要給各方帶來實質性收益還需要市場培育期。

    大數據時代,加強業態合作

    不僅中移動,另二家運營商也在積極拓展移動支付市場。運營商介入移動支付,是拓展移動互聯網應用的重要環節;而金融機構通過與運營商合作,涉足移動支付、移動金融領域無疑是一條捷徑,正是出于雙方的資源互補,在移動金融領域,銀行與運營商的合作正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業內專家預計,未來幾年數據流量將以50%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終端速率大幅提升也為移動支付等應用開辟了上行空間。據測算,智能手機的下行平均速度在過去兩年增長了70%,可達1.3Mbit/s。運營商通過跨界合作拓展移動互聯網的應用空間,已是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趨勢。

    例如,支付寶近日公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來自移動終端的團購交易額同比增長27倍。業界專家透露,各家團購網站今年都把移動互聯網作為增長點,這也從側面體現出像移動電商之類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將爆發式增長,這既是運營商的機會,也是加速不同業態之間深度合作的重要突破口。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網絡流量呈幾何指數增長,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從2009年開始,移動數據的流量已經超移動話音,預計2015年比2010年增加26倍。”



    2012年以來,運營商一改過去固守傳統領域、對數據業務粗放經營的做法,在業務范圍、市場策略等方面進行了全新的嘗試。在以語音業務為代表的基礎通信業務收入下滑的大背景下,在轉基因式的變革大潮中,運營商不無例外地加快了增值業務的開發,挖掘新的藍海市場。移動支付、智能語音、電子商務、移動OTT業務等都成為運營商大數據時代發力的新支點。

    模式之變,明確定位

    在移動互聯網的沖擊下,電信業“帶圍墻的花園”被打破,開放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詞,運營商加強與行業內和跨行業的企業交流、合作引發產業發展模式之變。面對信息通信業的變革浪潮,運營商在積極應對OTT的挑戰,捍衛通信基礎業務領地,目前已有38個國家的運營商在50多個商用網絡上推出高清語音HD-Voice。只是單純在語音業務上創新還遠遠不夠,轉基因式的變革已帶動商業模式的改變。

    例如,2012年下半年,兩大國際運營商Verizon和AT&T先后推出了創新的數據共享套餐,套餐中語音和短信全部免費,只根據終端不同收取接入費和使用數據量多少收取流量費。這一策略徹底去除了用戶轉向OTT語音和短信的價格因素,標志著運營商的商業模式從以語音為主轉向以數據業務為主。而從我國來看,2012年上半年,全國非語音業務收入占電信業務收入將近50%,同比增長17.5%,對收入增長貢獻88.3%。收入結構的變化,雖然只是運營模式之變的一個側面,但拉開了運營業模式之變的大幕。

    產業價值的重塑從產業與產業之間、產業內容之間的合作起步。電信業的增值業務產業鏈參與者眾多,包括渠道、廣告、信息內容、產品研發、IT、集成、終端等各方面,運營商強化價值鏈合作趨勢明顯增強,一方面各家不斷加碼的終端戰略布局,隨著雙核和四核芯片的演進,終端的處理能力已經接近于電腦,其角色定位也從簡單的通信平臺擴展到了計算平臺,因此為搶奪移動互聯網市場入口,三大運營商加大了其對終端的掌控力度;另一方面則是加速定位轉型,運營商從管道商開始向做互聯網應用邁進,各應用基地把通信類應用與用戶的互聯網習慣進行捆綁。

    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運營業更加強調價值鏈式合作。



    來源: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