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計算 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另外一場變革


    時間:2013-02-21





    中小企業信息化一直是我國行業信息中的難題。主要表現在,中小企業數目眾多,行業分類困難,信息化需求和實施水平層次不一。在過去一年內,我國又重新發布《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該規定將中小企業劃分為中型、小型、微型3種類型,并結合行業特點,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制定了具體標準。


      一方面是中小企業數目多,信息化應用水平低;另一方面則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云計算的應用,中小企業信息化也在發生變化,甚至可以用“革命”一詞形容。兩者相結合,引發了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另外一場變革。


      云+端推動云服務發展


      “云計算對中小企業沖擊很大。嚴格說,云計算本身是一個商業模式,而非是技術手段。”暢捷通總裁曾志勇說,過去虛擬化、資源池化、SaaS等都是云計算的一種技術手段,只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行業之中,這個名詞也被放大。


      除了云計算技術本身之外,客戶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以國外為例,Salesforce改變了客戶對軟件產權的看法。過去,客戶需要購買軟件包;而現在,客戶只需要在網上購買服務:按月付費、按季度付費或者是按年付費。


      “根據客戶的需求,結合技術發展,我們對中小企業信息化也做出了調整,去年推出暢捷通T+產品。”曾志勇說,暢捷通一直在摸索如何結合最新技術,為用戶提供服務。比如,過去沒有云計算概念的時候,暢捷通推出S+S的服務,也就是軟件Soft+服務Server;如今結合云計算的趨勢,暢捷通又開始推出以暢捷通T+為核心的云+端的方式。


      所謂云,是指將中小企業的服務往網上遷移;而端則是網上的各種入口,確切的說是軟件包的形式。“實際上,我們也在探討,什么才是真正的云,什么才是真正的端。”曾志勇說,在這個概念推廣的初期,希望是“厚端”+“薄云”,也就是用戶依靠傳統的軟件包實現業務和管理的功能,大部分業務還要靠本地的計算能力,部分業務和數據運營在云中;到了后期,希望實現“薄端”+“厚云”,也就是說,用戶依靠某個軟件包,甚至是通過瀏覽器、各種終端就能登陸,享受各種云服務,大部分的數據和業務都放在云中。



      占位+經營推動整體產業鏈變革


      據透露,在過去幾年中,暢捷通服務的客戶在穩步增長,占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按照銷售的加密狗來統計,暢捷通的客戶已經達到150萬。


      “我們每年的增長都在40%左右,從整體看,從2008年之后的增長開始變緩。”曾志勇說,暢捷通的用戶取得數量級的增長,全國擁有2000多家合作伙伴。在轉向云服務之后,暢捷通仍舊依靠渠道的力量實現轉型。


      他透露說,在暢捷通渠道大會中,所有的渠道合作伙伴都很興奮。原因在于,過去是賣單獨的軟件包,而以后將要長期合作——客戶購買了云服務,需要更專業的服務,這也意味著每一年都有收入進來,而不是像過去,銷售了軟件包沒有更多收入了。


      去年暢捷通已經陸續推出了協同辦公、財稅知識云服務,網絡營銷以及網店管理、移動應用服務等多項云服務。這只是一個開始,暢捷通將要全力加速打造云服務平臺,包括暢捷通在美國硅谷建立技術開發機構,加速暢捷通在云技術、云服務、云平臺上的戰略發展。


      “在云服務中,我們也在不斷摸索,將業務逐步遷移到云中。2013年,將在2012年基礎上加大推廣力度,希望有不俗表現。”曾志勇坦誠說道,現在云服務都是處于探索階段,盡管有“四朵云”,哪一個云能夠發展壯大,這還是一個未知數。暢捷通能做的,就是不斷了解用戶的需求,結合技術變化,不斷的推出新的服務。



      暢捷通的計劃是,2013年吸引200萬用戶體驗云服務,有40萬的用戶使用云服務,同時全力打造CSP公有云服務平臺,為全球小微企業和組織的管理、業務、辦公提供全面的信息平臺服務。


    來源:比特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