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年底,三網融合試點階段結束,作為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三網融合步履蹣跚,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未來,三網融合將出現內容為王、融合發展和互聯網主導的發展趨勢。
去年工信部已經向12個試點城市的廣電企業發放了電信業務牌照;10月12日,廣電總局正式發文批復同意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關于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IPTV傳輸業務和手機電視分發業務》等的申請,同時向集團公司發了“信息網絡傳輸視聽節目許可證”,意味著電信網絡可以依托電信網展開互聯網視聽業務。之后廣電總局有批復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申請,并發了許可證。
工信部互動媒體產業聯盟副秘書長楊崑指出,三網融合的54個試點城市遍布全國,覆蓋人口超過3億人,試點階段累積了4億網絡視頻用戶,近2200萬IPTV用戶,1.2億~1.6億的數字電視用戶,有超過1億人通過手機收看視頻,2M以上固定寬帶用戶超過1.4億戶,新增光纖到戶數超過2300萬,雙向網改覆蓋用戶超過8000萬。三網融合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
按照國務院5號文件推動三網融合總體方案,我國三網融合工作氛圍兩個階段:2010年至2012年是三網融合試點階段,加快培育市場主體,組建國家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初步形成適度競爭的產業格局;2013年至2015年是三網融合推廣階段。但是目前,國網公司組建方案雖然最終獲得了國務院的批準,但并沒有如約在2012年年底正式掛牌。2012年10月25日,國務院下發了國函184號文件,同意組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由財政部出自,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注冊資本45億元,主要用于總公司平臺的先期搭建,待掛牌后再逐步進行各地地方廣電資產的整合。組建國網公司是國務院推進三網融合確定的目標,但是張海濤的變動或將導致中國廣電掛牌再次擱淺。除了誰來當中國廣電的掌門人最合適這個問題之外,資金的缺口怎樣填補也成為了國網掛牌的難題。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2013年1號文——《廣電總局關于促進主流媒體發展網絡廣播電視臺的意見》。該文件要求將網絡廣播電視臺提升到與電臺電視臺發展同等重要地位,并明確三至五年后確立網絡廣播電視臺在新媒體傳播格局中的主流地位的目標。
三網融合雖已進入推廣階段,但廣電的國網公司至今未能正式掛牌。面對網絡視頻、互聯網機頂盒等OTT等新興媒體的競爭,廣電危機感日漸深重。而這份鼓勵電臺電視臺與寬帶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等新興媒體結合的文件,體現了廣電行業欲變OTT業務的危機為轉機、在三網融合過程中化被動為主動的態度。
這種態度的轉變源于趨勢的變化。CNNIC統計顯示,2012年網絡視頻用戶數已經達到37183萬,年增長率達到14.3%,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京地區電視機開機率已經從2008年的70%降至2012年的30%。由此不難看出,在三網融合過程中,互聯網已經占據了強勢地位,其他“兩網”的融合方向正在向互聯網靠近。
互聯網視頻的來勢洶洶,為廣電行業帶來了核心業務的“被旁路”和三網融合優勢位置的“被搶奪”。盡管如此,在不可逆轉的行業發展潮流中,抵制或放棄皆為下策,承認差距,主動加大擁抱力度才是首選。
來源:慧聰廣電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