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將促市場良性競爭


    時間:2013-02-20





    工信部公布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征求意見稿,已結束為期一個月的意見征集,這意味討論多年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即將啟動。作為支持引導民資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首個舉措,試點方案將成為中小民間資本切入電信業的絕佳機會。

    據悉,工信部就正式方案正加速推進出臺,已基本完成包括整體框架和具體實施細則在內的一整套方案,預計3月起可接受企業申請,最快5月發放首批運營牌照,試點期初定兩年。

    試點方案的出臺,意味著“虛擬運營商”將成為現實。所謂虛擬運營商,簡而言之,即企業將可從電信、聯通、移動三大基礎運營商手中,租用號碼、時間、網絡等資源,再將其與自己提供的服務捆綁包裝,向終端用戶進行銷售。

    根據《試點方案》征求意見稿要求,擁有移動網絡的電信運營商,在試點期間至少與兩家以上轉售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并開展合作。這意味著,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這三家基礎運營商之外,未來將有至少6家民企成為虛擬運營商。對此,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表示:“民營企業運行機制靈活,對市場反應敏捷,決策速度快,創新力強。引入民間資本后,相信能夠為推動電信行業發展進一步增添活力。”

    在征求意見稿發布之后,即有多支通信信息概念股連續漲停。隨即便有包括天音通信、朗瑪信息在內的多家企業發布公告,表示將積極申請通信轉售資質。根據征求意見稿,申請參與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相關的公司需要有著與三大基礎運營商的長期聯系。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指出,以下三類合作者獲取首批虛擬運營商牌照的可能性最大:一是蘇寧電器、天音通信這樣的原銷售渠道合作商;二是263、神州泰岳這樣的原產業鏈合作商;三是阿里、用友這樣的綜合應用方案提供商。

    這三類企業與基礎運營商能夠優勢互補,同時避免直接在業務上的競爭。另外,這些有意向成為虛擬運營商的民企,本身在渠道、用戶、服務以及品牌影響力方面具有先天優勢,甚至在日常運營過程中,與電信運營商早已展開合作,雙方業務往來互動經驗豐富。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向記者表示:“民間資本的進入會激發出市場的活力,競爭主體的增多必然帶來競爭強度的提高。因此,虛擬運營商的出現,資費下降將成為必然。同時,用戶在擁有更多選擇的同時,也將享受到更為豐富的業務。”

    隨著微信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基礎運營商的語音、短信業務遭受到嚴重沖擊,運營商亟需另辟蹊徑尋找到新的突破口。四川通信設計院高級咨詢師程德杰博士表示:“《試點方案》的出臺,短期內不會對基礎電信運營商造成實質性影響,且有助于消弭國內電信業壟斷指控,激活電信運營商的創新能力。”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民間資本的進入能給其輸送新鮮的血液和開放性的思維,正是推動傳統電信云供應商轉型的良好契機。因此,未來入局的新競爭者民營企業,其與運營商將是競合關系,將更好地實現共贏。

    事實上,在全球范圍移動虛擬運營商已成為一種較為成熟的電信商業形態。據統計,全球目前共有1100多家移動虛擬網絡運營商。參考國外移動虛擬運營商成熟的模式,企業必須針對細分市場進行業務創新和服務創新,通過開展移動定制服務增強用戶體驗,以更好的信息服務產品提升品牌,為客戶創造獨到的價值和專屬的服務,這樣才可能獲得比較高的議價能力,進而實現盈利。

    電信行業破除壟斷,引入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無論對于行業還是社會公眾,均是利好消息。不過,電信業恢弘的發展前景下,虛擬運營商與基礎運營商能否取得共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虛擬運營,還有待于政策的進一步細化和模式的明晰,而過多的政策限制將影響虛擬運營商的業務創新和試點目標的達到。


    來源:國際金融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