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運營商主要以話音業務和接入業務為盈利點,但是互聯網的大力發展使得運營商的基礎業務受到了嚴重沖擊,盈利空間受到了極大擠壓。云計算給電信運營企業和互聯網企業提供了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可以說是電信企業化劣勢為優勢、重塑網絡價值的機會。因此,面對這一契機,國內外的運營商絲毫不敢怠慢,紛紛向云計算領域挺進。
AT&T:整合超級IDC
早在2006年,AT&T就整合了美國、歐洲和亞洲的5個超級IDC,建立包含38個IDC的AT&T云服務網絡,推出AT&T Synaptic Hosting網絡托管服務,向用戶提供虛擬服務器、IDC代管架構、大規模運算及隨選應用程序服務。
2009年5月,AT&T推出了Synaptic Storage as a Service按需存儲服務,面向企業用戶提供基于Internet的存儲、分發和數據檢索等服務;2009年第4季度AT&T推出Synaptic Compute as a Service(SM)服務,為全球企業提供可定制的、高擴展性的計算能力,以及網絡、服務器、硬件和存儲服務。
與此同時,AT&T還積極拓展PaaS業務和SaaS業務。2007年11月收購Interwise后,AT&T整合了其原有會議服務和Interwise公司資產,推出了AT&T網真解決方案SM、AT&T Connect等會議和協作類SaaS服務,為用戶提供電子郵件、即時消息、在線服務、移動設備、IP呼叫、語音、視頻、網絡會議以及網真服務。
此外,AT&T還與Microsoft、Oracle等合作,推出Secure E-Mail Gateway、MS Exchange、office 365、Oracle、SAP等應用托管服務。
Verizon:借收購提升云服務
美國另一家電信運營商Verizon通過整合其在全球的IT基礎設施及數據中心,開展云計算業務,包括Backup as a Service(云備份)、Compute as a Service(CaaS)和Cloud Storage(云存儲)三項子業務。
CaaS業務主要面向大型企業和政府客戶,提供虛擬服務器計算能力、物理服務器資源和帶寬,以及SaaS的開發、配置、安全等功能。2010年3月,Verizon和IBM聯合發布云備份的Managed Data Vault業務,面向大型企業提供海量數據的備份和恢復服務。2010年6月,Verizon推出企業級的云存儲業務,支持數據訪問和存儲方法定制,包括軟件、API、第三方應用以及數據的存儲位置等。2011年1月,Verizon通過收購獲取了遍及美國、歐洲和拉美的13個數據中心,并對外提供企業云、主機托管、云備份、云災備、云安全、云應用等云服務。2011年8月,Verizon收購了CloudSwitch軟件公司,并利用其云軟件實現了Terremark環境中應用程序的遷移。
Telefonica:從中小企業入手
2009年,Telefonica面向西班牙國內中小企業推出SaaS服務。
2010年,Telefonica宣布將提供更豐富的SaaS服務,包括CRM、資產管理等業務軟件,以滿足中小企業的SaaS需求。2012年2月末,Telefonica宣布將于2012年第2季度與其設施服務提供商VMware攜手推出Dual Persona云服務,幫助增強IT部門的安全規定和管理,并為企業員工的Android無線設備提供移動辦公服務。
SKT:創建新型生態系統
韓國電信運營商SKT 2010年10月公布“創建一個自由開放、合作共贏和創新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移動通信產業生態系統”戰略構想,規劃在未來3年持續投資1萬億韓元(約合8.884億美元),將SKT平臺業務拓展到美國、中國及東南亞。
SKT的PaaS業務將其當前最具競爭力的LBS和電子商務等七類業務的基礎技術向外部的中小企業、個人開發者甚至是競爭對手開放,從而使其能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新的應用程序并提供豐富多樣的服務。該業務推出后得到巨大推崇,2009年9月開始對外開放的應用軟件商店T Store已成為韓國最主要的平臺服務,2010年年底在網用戶達到350萬人,下載量達到5700萬次。
來源: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