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寬帶業務的快速發展為運營商帶來新的挑戰。智能終端帶動數據流量快速持續增長,2G數據流量引起的高負荷使網絡底噪明顯,對語音業務的質量產生了影響。TD網絡承載用戶規模和利用率偏低,數據業務分流有限;WLAN網絡覆蓋和承載能力大幅提升,但受用戶使用習慣和認證方式等因素影響,對手機終端用戶數據業務分流有限;LTE剛起步,產業鏈終端等限制對2G的分流作用還未體現。因此如何發揮各制式優勢,實現多網協同發展關系運營商的未來命運。
合理定位各網絡,分工明確,對于四網協同至關重要。根據四層網絡的各自特點,四層網絡的定位如下:GSM提供最廣覆蓋的基本移動業務,承載語音和短信以及低速數據業務;TD-SCDMA提供增強的移動業務,承載中等速率業務和部分語音業務;WLAN對蜂窩網絡的無線數據承載進行重要補充;LTE是2G、3G網絡的演進方向,承載高速數據業務。
對于GSM而言,打造GSM網絡的立體網結構,利用街道站和室內分布兩層下沉網分流話務,降低宏站配置,提升網絡質量;利用PS下行功控,對各種類型數據塊按最低載干比要求進行功率控制,利用PS下行DTX,對不調度用戶上行的DUMMY無線塊不發送,從而降低數據業務給網絡帶來的干擾;根據業務類型實施差異化無線資源分配,如QQ等PDCH信道分配從4條降低到1條,從而增強數據承載能力。
對于TD-SCDMA而言,需繼續加強連續覆蓋和深度覆蓋,保障用戶基礎體驗;進行柵格化精細規劃和優化,找出高倒流區域,逐步提高TD網絡的利用率;完善TD高端終端,通過中低端終端全力爭取用戶。
對于WLAN而言,進行柵格化精細規劃,避免熱裝冷用;在熱點區域加大WLAN投入,使得其成為熱點區域第一網絡,降低網絡成本;實現資費融合,目前WLAN套餐未與2G、3G套餐捆綁,而國外套餐資費,WLAN套餐可以疊加在中檔以上套餐內,贈送一部分流量或者直接免費使用,進行套餐融合能促進用戶分流。
對于TD-LTE而言,TD-LTE終端測試儀已初步具有驗證商業終端的能力,國際主流儀表廠商支持TD-LTE,但是進度稍落后于FDD;TDD和FDD接入網設備基本同步開發,但是商用比FDD約晚一年;由于受芯片成熟度限制,TD-LTE的終端數量遠少于FDD,需持續推動產業成熟,推動TD-LTE成為全球運營商的戰略演進選擇。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規模效應,才能降低建網成本。
四網融合還需特別注意系統間的互干擾、四網互操作和用戶行為等問題。
來源: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