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現代社會中占據著一個重要地位,未來城市也將越來越向著高度信息化的智能都市發展,而寬帶網絡是實現其高度信息化的最基礎設施之一。
世界銀行研究顯示,寬帶普及率每提升10%可以直接帶動GDP增加1.4%;布魯斯學會研究顯示寬帶普及率每增加1%,就業率上升0.2-0.3%;在寬帶上每投入1美元,能給全社會產生10倍的回報。寬帶能夠加速信息傳遞、提高社會經濟運轉效率,幫助制造業提高5%、服務業提高10%的勞動生產率。當前“人均帶寬”和“人均信息”的占有量成為衡量國家經濟實力的核心指標,國家寬帶發展能力已成為信息時代國家競爭力的根本所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已深刻認識到寬帶發展的重要意義。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信息通信業本身就是各類業務、流程改革的堅定推動者與支撐者。改革吹響了產業大發展的號角,更帶來了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的信息化需求動力。2013年,全行業應堅定信心、加快轉型、創新服務,用最充足的供給潛力將這份巨大的改革“紅利”變為活生生的現實。
實際上,工信部在“十二五”通信業發展規劃中提到,要加快信息網絡的寬帶升級,著力提升寬帶網絡覆蓋范圍與接入能力。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表示,“十二五”通信業的發展重點就是要逐步完善農村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在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實行“寬帶進村”,逐步解決農村地區尤其是山區和其他邊遠地區的寬帶網絡覆蓋問題,繼續擴大電話對自然村的覆蓋,力爭實現95%的行政村通寬帶。
我國“十二五”規劃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寬帶對我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有重要意義,寬帶網絡建設和業務應用普及有利于兩化融合促進國家社會經濟穩定發展。
來源:工控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