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信業競爭不斷加劇、經濟低迷的背景下,全球各大電信設備商近來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近期,全球幾大電信設備商陸續發布了不樂觀的第三季度財報,全球范圍內電信設備商集體陷入低谷已成不爭事實。全球頭號電信設備商愛立信發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財報也非常糟糕,核心利潤下降了42%。愛立信為了維持其市場領導地位,保證研發投入和滿足客戶需求,決定采取降本增效措施,本土裁員1550人,占17718名瑞典員工的9%。
與電信運營商相比,電信設備商受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更加直接。對于這些電信設備商而言,如今最為擔心的是,這種行業低迷是否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全球正在推進的4G建設能否盤活市場?全球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讓國外電信設備商紛紛通過縮減開支、放緩投資等手段促進轉型,而這帶來的直接結果便是電信設備市場增速的持續下滑。
電信設備商齊陷裁員潮
近期,全球電信設備商第三季度業績相繼公布,業績普遍虧損或下滑。電信設備巨頭愛立信也沒能扛得住電信業的寒潮的襲擊,不得不裁員節省開支,以將錢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整個電信設備行業呈現哀鴻一片的景象,而全球經濟不景氣導致電信運營商大幅縮減了投資,無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全球3G大規模投入已過,4G青黃不接的情況下,電信設備難熬的冬天來臨。為了削減開支,設備商紛紛選擇裁員自救。2012年以來,國外三大電信設備商裁員的消息就不絕于耳。根據諾西的重組計劃,其將在2013年底前裁員17000人。而愛立信此前已在北美裁員1400人。阿爾卡特朗訊在今年2月也表示,該公司將在歐洲裁員1800人。不僅是國外幾大電信設備商深陷裁員風波,國內兩家公司華為和中興也相繼卷入裁員傳聞,傳聞中的裁員規模高達萬人。不過,華為和中興此前都否認了“裁員萬人”的消息。
行業不景氣致設備商遇寒潮
通信設備行業景氣度下降,電信設備商日子不好過,與整個行業遭遇宏觀經濟環境疲軟、通信設備業陷入增長瓶頸等因素密切相關。
受經濟低迷及資費不斷下降的影響,運營商投資意向下降,訂單放緩。全球整體經濟形勢不樂觀,導致了各國運營商推遲了設備采購,電信設備商的盈利受到影響。行業競爭加劇,通信發展越來越數字化,傳統電信設備商遇到了更多新的對手,利潤率持續下降,致使電信設備商的后續建設步履維艱。從整個行業來看,全球3G網絡建設大潮已過,4G布局剛剛起步,預計在未來兩三年內4G對通信設備商的貢獻有限。
到目前為止,電信運營商仍沒有回暖的跡象,連此前普遍被看好的亞太地區也受到了波及。面對當前的這種不利局面,電信設備商們根據各自的條件適當選擇業務轉型的方向,或才能適應當前電信業務發展的要求。
創新競爭思維是關鍵
在電信行業不景氣的大背景下,設備商們該如何走出寒冬期,是業界熱議的話題。雖然設備商們前三季度的財報并不樂觀,但它們又對未來滿懷信心,包括五大設備商在內,都認為全球正在推行的4G網絡建設,將是它們打翻身仗的重大機遇。基于對4G的厚望,目前包括愛立信、華為、諾西、中興、阿朗在內的設備商,都已開始布局這一市場,并正在加大相關投入。
4G建設能否在短期內盤活電信設備市場,目前尚難下定論。設備商們現在加大投入,可能只是一廂情愿的行為。目前發達國家網絡運營商設備更換減緩,運營商對4G網絡建設的投入屬于結構性調整,即一部分投資從2G、3G向4G轉移,并非凈增量。4G全球發展缺乏巨大的拉動力量,即使運營商進行較大規模的4G建網,也很難出現資本開支大幅提升的情況。
設備商在轉型期需改變競爭思維。當前電信設備市場競爭態勢異常激烈,一些設備商為追求市場規模增長,不惜進行非理性的低價競爭,導致利潤逐漸攤薄進入同質微利時代,企業的盈利能力不斷下降。從電信設備商總體發展上看,公司需注重現金流、利潤和規模之間的平衡。在3G逐步向4G過度之時,做好流量經營,創新競爭思維,從大流量中淘金,挖掘可持續的產出,或許才是電信設備商們的最好出路。
來源: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