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信息更新的加快和用戶數量的快速增長,搜素引擎已經成為當下最流行的應用之一,搜索領域也從PC逐漸轉向移動搜索,正在開啟一個新的紀元。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相關數據統計,僅2012上半年,搜索引擎在網民中的滲透率已經達到79.7%。
在移動互聯網上,搜索應用同樣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巨大的用戶群成為了各大企業爭相角逐的目標。不同于PC端的壟斷局面,移動搜索領域還沒有出現絕對優勢的玩家。百度僅僅領先半個身位,宜搜、搜搜緊追不舍,360、盤古、云云等新銳則暗暗發力。面對全新的移動互聯網環境,只有緊扣個性化需求,深挖信息技術的革新,才更有可能在競爭中彎道超車。
移動搜索方興未艾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正在改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據最新數據顯示,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過5.2億,已經超過互聯網用戶人數。
移動互聯網將成為下一個發展重點已成為共識。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移動搜索服務的需求正逐漸凸顯出來,移動搜索表現出了極大的擴張力。
截至2012年6月底,手機搜索用戶規模達2.6億,相比2011年規模增長17.3%。與此相反的,互聯網信息統計公司comScore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9月份基于PC端所有搜索引擎的搜索量同比下降4.4%,這是2006年以來PC搜索量的首次下降。
毫無疑問,移動搜索這一后起之秀正在侵蝕原PC搜索的市場,顯示出了強盛的生命力。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是必然的趨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其一,各大品牌3G手機的全面攻勢和國內無線網絡越來越高的滲透率,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根據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2Q3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為147.8億元,同比增長102.1%,環比增長16.9%。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喜人,進一步刺激了移動搜索的需求。
其二,受傳統搜索服務的影響,人們對移動搜索具有顯著的剛性需求。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搜索引擎用戶規模已達到4.29億,穩居第二大網絡應用之位。
各大廠商紛紛搶灘移動搜索
移動搜索的巨大藍海引來眾多廠商搶灘,移動搜索領域近來并不缺話題。
百度CEO李彥宏曾公開表示,“百度已調整戰略,把移動搜索作為重點業務發展。”盡管在移動搜索上沒有維持一家獨大,百度布局移動搜索的表現也并未讓人失望。近日,百度全面升級了移動搜索功能,一系列算法優化、語音搜索方面的突破,讓百度移動搜索凸顯時效性、關聯性和便捷性。
不僅如此,百度在搜索領域積累下的大量資源和技術儲備也不容忽視。百度的移動搜索戰略具有明顯的優勢,為業內人士所看好。百度發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百度移動市場份額繼續擴大,移動搜索流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10%,相比上一季度增長25%。
360今年在搜索領域頻頻發力,自稱“有搜索基因”。自2012年8月份低調上線綜合搜索,并迅速拿下國內10%的搜索市場份額后,360進軍移動搜索就更顯得順理成章了。日前,域名為m.so.com的360手機搜索已經悄然上線。該移動搜索被設為360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雖然還未清楚這一移動搜索的效果如何,但此舉被業內人士看做是一場與百度的“約架”。
以盤古、云云為代表的,以自主創業方式進入搜索市場的后來者形成了一股新興的力量。半個月前,潛心打磨近兩年的云云正式上線,成為了我國第一個社會化綜合搜索引擎。云云最近引起廣泛關注得益于它與新浪微博合作,為新浪微博的Android客戶端的搜索提供支持。而依托新華社和中國移動成立的移動搜索引擎盤古,被笑稱為“國家隊”。它的賣點則是可將搜索結果短信發送至手機,以及來自新華社新聞、輿情等多方面的支持。
此外,去年5月份騰訊宣布架構重組,旗下搜搜退出PC搜索,而把精力放在移動搜索領域。還有些在移動互聯網耕耘多年的企業,如宜搜、易查等,在不斷發力。
隨著各大廠商加快移動搜索的布局,這一領域將越來越熱鬧,移動搜索的入口之爭必將更加激烈。
智能化將成移動搜索發展方向
移動搜索引擎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同時市場分布也逐漸明朗。最新數據顯示,無線搜索站點搜索量份額中,百度34.9%,宜搜21%和騰訊搜搜19.7%位居前三。百度雖然仍居榜首,但三家份額相差并不大,移動搜索三足鼎立的局面正浮出水面。
愛幫網CEO劉建國認為,在移動互聯的時代,由于受消費者習慣等因素影響,生活搜索最有可能在移動的時代突破寡頭。移動搜索機遇與挑戰并存。搜索服務要想在移動互聯網上生根發芽,必須適應其特定的環境,生搬硬套傳統的搜索服務不可能獲得成功,只有創新才可能占領先機,實現彎道超車。
同PC搜索領域相比,移動搜索具有不同的特性。從信息廣度上講,人們使用移動搜索更多是為了尋找附近相關信息,信息應更趨本土化和地域化。從搜索時間上講,人們使用移動搜索的時間呈現碎片化,并且不會花太多時間在每一次的搜索上。所以信息的篩選顯得格外重要。
不僅如此,移動互聯網正朝著多元化發展,未來的移動搜索將更加地注重個性化和智能化。要想打破行業格局,能否提供差異化的產品體驗是關鍵。云云網創始人劉駿曾這樣定位云云:云云網無法同已知東西類比,咱們做的是個全新的東西,跟目前人們已知的東西完全不同,沒辦法類比。
不管是技術還是模式上的創新,各家廠商或應加強人工智能的探索、深挖用戶信息技術的革新,使得每個用戶都能得到符合其真實需求的個性化信息。
來源:通信信息報 作 者:嚴莉涵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