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中國移動深圳、香港之間4G漫游測試成功,同時宣布在深圳建成TD-LTE擴大規模實驗網,通信行業期待已久的4G時代正呼之欲出。
“4G時代可能2013年正式開始啟動,一季度開始會有較多信息出來,年中的時候相關上市公司應該會有一定的業績體現,如果三季度牌照發放了,市場就會開始聚焦這一塊的發展。”華創證券分析師束海峰對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表示。
4G牌照或成行業反彈催化劑
無論從國際還是國內市場的情況看,2012年都可稱為通信行業的嚴冬。
中信建投一位通信行業分析師認為,行業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下滑的背后是運營商投資進度的趨慢。該分析師在近期一次年度展望會議上表示:“到現在還有大量投資沒下來,運營商今年簽合同的方式出現改變也是一個原因,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導致這個行業今年非常差。”
Wind數據顯示,55家通信設備行業申萬一級上市公司中,37家三季報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負,占比67.27%;2011年,49家上市公司的同一指標,負增長的公司為18家,占比36.73%;而在2010年,這一數據為23.26%。
在2012年深陷虧損的嚴峻形勢下,1年后或可發放的4G牌照,被視為拯救行業的末日英雄,或是通信行業反彈的最重要催化劑之一。
據介紹,4G相對于3G最大的變化還是在于網速的提升和用戶體驗的升級。4G系統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比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于無線服務的要求。
尋找純增量板塊
2G依舊存在,3G還在發展,4G即將到來,對于通信行業來說,4G或許不是一次變革,而是一次調整。從國內三家運營商的財報數據可知,目前3G業務依舊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截至今年三季度,中國移動公司3G客戶規模超過7500萬戶、中國聯通6686萬戶、中國電信5972萬戶,同比凈增用戶量均在2000萬戶以上。
在3G用戶持續增長的前提下,4G市場的發展或許更適合從純粹增量中把握。
“4G投資必然導致2G和3G的投資相對減少,對行業來說此消彼長。我們希望能找到比較純粹的純量增長,從這個角度看,小基站和網絡規劃與優化將是投資標的。”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對記者表示,3G時代提出的小基站建設,由于技術方面的原因一開始達不到實用的程度,而目前已經達到實用的標準,這是一個增量市場;2G、3G、4G要并存很長時間,由于頻率不同不可互用,室內覆蓋也會是一個增量。
“中興通訊和烽火通信公司規模比較大,業務比較全,受整體投資額的影響比較大,而4G投資則是行業內部的調整,這兩家公司的變動應該不大。從這個角度我們看好兩家公司,一家是邦訊技術300312.SZ,另一家是三維通信002115.SZ。”上述分析師認為,目前國內小基站和室內覆蓋方面的上市公司比較少,投資必須找出業務的純粹性。
深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分析師認為:“4G投資和3G投資的邏輯本質上都是新網絡的建設,但是給行業帶來的增速將會有所差別。3G時代已經是三家運營商三分天下的局勢,目前國內并沒有第四家可能獲得牌照的運營商,這意味著4G給通信行業帶來的會是結構性的機會。”
該分析師表示,與4G有關的投資標的最好找輕資產的公司。這兩年通信行業有些產能過剩,如果是重資產的公司,有固定資產折舊壓力,輕資產的公司可能轉型掉頭比較快。
如何把握投資時機
今年9月,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參加2012中國互聯網大會時透露,或將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發放4G牌照。
光大證券認為,LTELong Term Evolution,俗稱3.9G投資時鐘與3G稍有不同,LTE首先受益的是終端行業,華為和中興FDD-LTE終端2012年已開始大量出貨,然后依次受益順序為網絡規劃設計、射頻器件、主設備、傳輸設備、網絡優化和IT支撐。
“相關上市公司股價的催化劑,一個是看牌照的發放,這是直接的催化因素;一個是看運營商的采購啟動,如果運營商已經開始采購了,就說明4G已經在建設。”束海峰認為,把握4G概念的投資機會,首先要看中國移動有沒有開始相關的投資,其次看政府牌照的發放時間,而作為運營商的中國移動,如果對牌照的發放沒有一定的預期,應該也不會過早進行相關建設。
上述北京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認為,運營商的招標情況是判斷4G是否啟動的重要標志。“目前的預測結果,春節前后會開始4G產品的招標,整個通訊板塊的估值應該會往上走,招標一般會經過兩三個月時間,年中會有招標結果。有些蛋糕比較大的公司年中就會開始業績分化。第三季度開始有些業績會逐步釋放,2013年全年會確認50%左右的業績。”
在牌照發放日期未定、運營商招標仍舊未全面啟動的階段,業內人士對于4G概念的投資依舊見仁見智。但趨同的觀點認為,盡管板塊內細分的子行業受益有先后之分,但時間差別并不會太大。上述來自深圳的行業分析師認為:“首先受益的肯定是規劃設計的,但從二級市場看,應該是整個產業鏈大部分公司都有表現。”
梅泰諾:將受益4G大潮 新基站訂單仍需等待
江秋俠
隨著國內4G建設的啟動,資本市場上也出現了“4G概念股”,通信塔龍頭企業梅泰諾就是其中一家公司。
截至12月21日,梅泰諾報收7.07元,股價上漲了0.43%,而相對于本周一6.96元的開盤價,公司股價上漲了1.58%。
“4G建立在3G技術之上,是一種超高速無線網絡,它是不需要電纜的信息超級高速公路,可以實現高質量視頻圖像的傳輸。由于4G能帶給用戶優質的體驗效果,隨著移動終端的發展,4G具有極大的市場空間。”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王寧遠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采訪時表示。
他認為,梅泰諾作為基站鐵塔的龍頭企業將首先受益于4G大潮,2013年底前由中國移動主導的第四代移動通信TD-LTE新建基站數量將達到20萬個,由于覆蓋范圍等因素使4G基站的數量遠大于3G基站數。梅泰諾在基站建設市場擁有技術和項目經驗優勢,必能首先獲益。
據介紹,梅泰諾的主營產品是以三管通信塔為核心的各類通信塔,包括景觀塔、獨管塔、角鋼塔和拉線塔等。主營業務為上述通信塔的研發設計、生產指導及安裝維護。
公司公布的2012年三季度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15億元,同比增長14.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61.82萬元,同比增長32.51%。
東興證券在發布的研究報告中稱,三季度單季度來看,公司收入有所下滑,直接導致公司三季報情況不甚理想,其中三季度一直是行業的淡季,同時由于聯通內部系統升級等因素導致公司光通信等設備大概5000萬元的收入確認延遲,再加上手機適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新訂單遲遲得不到確認,導致公司單季度業績下滑。
此前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工信部已決定將于一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明年或者后年,發放4G標準的TD-LTE牌照。但具體是明年還是后年,苗圩稱“還未最終確定”。
東興證券認為,預計移動拿到4G牌照的時間點為明年年底左右,其4G新基站屆時將達到15萬個左右,目前只有3萬個左右建成,對于明年公司業績有一定利好。但該券商也認為,盡管公司主營業務在明年將受益于移動4G的建設,但是由于價格便宜,貢獻并不會特別大。
王寧遠認為,隨著4G的發展,共建共享均將成為無線通信未來主要的熱點之一。國內4G網絡正在加緊布局,未來將進一步代替3G,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通信塔成為未來基站建設與運營較為重要的步驟之一,這對通信塔生產行業而言是一次機遇。伴隨著LTE形成規模,梅泰諾將形成較大的市場優勢。
“公司的業績比較一般,籌碼有分散的趨勢,處于空頭行情中,目前正處于反彈階段,可以適當關注,至于估值,并不算特別低。”上海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認為。
12月21日,公司股價報收7.07元,動態市盈率29.2倍。
風險提示
大盤系統性風險;4G建設進展低于預期的風險;行業競爭激烈的風險。
中恒電氣:通信電源行業龍頭 4G牌照發放有望帶來業績超預期
林建榮
自11月中旬定向增發后,中恒電氣股價大幅跳水,半個多月的時間里跌幅超過兩成。近期隨著大盤的反彈,公司股價開始強勢回升。12月21日,報收14.78元,近3周累計漲幅27.19%。在接下去的一段時間里,公司將會有哪些投資看點?
宏源證券分析師趙曦對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表示:“如果明年4G牌照發放,對于中恒電氣來說可能是個業績超預期的機會。”
公開資料顯示,中恒電氣主業專注于電力電子領域,致力于為通信網絡、電網、電廠、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采礦、冶金、化工等提供高頻開關電源技術產品、解決方案與系統集成高新技術。
半年報顯示,公司通信行業業務收入為1億元,占營業總收入比重為69.93%;電力行業收入0.42億元,收入占比為29.37%。分產品看,通信電源系統仍是業績主力,收入0.95億元。
趙曦介紹,中移動是公司通信電源系統業務的最大客戶,目前其TD-SCDMA網絡的6期正在建設階段,將帶動公司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該業務增速恢復。而中國移動明年即將展開4G網絡建設,到明年年底將建成20萬個基站,其帶來的電源系統需求增速巨大。
“公司在高壓直流電源方面具有相對優勢,從中國電信的試用反饋看,性能比較穩定。如果明年運營商大規模建設基站,則這塊業務有望大規模放量。”趙曦認為,公司主業一直在通信電源領域,與動力源、艾默生電氣和臺達在通信電源方面四分天下有其一,行業地位穩固。
平安證券也稱,目前中國電信正在加速高壓直流電源的推廣,而移動和聯通公司未來也有可能會采用,并且隨著今后4G網絡的建設,高壓直流電源可能迎來快速發展機遇。除了通信運營商之外,IT互聯網公司等也有可能會在其數據機房中采用高壓直流電源。公司是國內最早推動此產品商業化的企業,未來有望在快速爆發的市場中最先受益。
此外,今年三季度,中恒電氣完成了對中恒博瑞的收購事宜,來自中恒博瑞的業績貢獻也將成為公司今后的盈利看點。資料顯示,中恒博瑞在繼電保護整定計算領域占70%左右的市場份額,在電力軟件行業具備較強實力,之后將在電力系統包括智能充換電站等領域發揮效力。
從三季報的數據看,中恒博瑞的業績促進作用已逐步發力。中恒電氣前三季度實現收入2.17億元,同比增長9%;實現凈利潤0.32億元,同比增長1.49%。公司預計由于合并中恒博瑞報表,全年將實現凈利潤7035 萬~7950萬元,同比增長 30%~50%。
趙曦認為,和中恒博瑞的協同效應將是公司一個持續的看點,而公司未來主要看通信行業景氣復蘇帶來的通信電源系統業績釋放機會。不管行業有怎樣的恢復水平,公司都應該不會少于行業的恢復幅度。
目前,中恒電氣動態市盈率為35倍左右。對于這樣的估值水平,趙曦稱,由于行業內并不具有可比公司,中恒電氣在通信電源領域可算一家獨大,如果明年通信行業建設加速,那么業績可能獲得超預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三季度公司業績實現小幅增長,但公司今年應攤銷的股權激勵費用828.33萬元,將全部在第四季度攤銷。
風險提示
通信領域投資低于預期;限售股解禁;行業競爭加劇。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