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高技術研發和產業化20年實現大跨越


    時間:2012-12-18





      從填補國內空白開始,僅僅用了20年時間,我國通信高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發展水平已經躍居世界前列,通信設備制造業產業鏈逐步完善,涌現出了華為、中興通訊、烽火、大唐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高技術企業,形成了通信高技術的產業集群。這是記者從日前在北京香山飯店舉行的國家863計劃通信高技術研究二十周年高級研討會上了解到的。

      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在出席研討會時強調,863計劃通信高技術研發必須進一步高舉“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旗幟,肩負起提升我國通信高技術自主創新能力的使命,積極瞄準世界前沿,強化優勢科研團隊的集成和產學研的結合,努力突破一批事關全局的核心技術和標準,贏得我國參與激烈國際競爭的主動權。

      步入全球先進行列

      “艱苦!卓越!輝煌!”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這樣評價20年來我國通信高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發展所走過的道路。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國通信網的關鍵設備幾乎都為國外品牌所控制。1991年年末,我國電話普及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公用Internet網還處在建設的準備階段,與國外移動通信手機應用的差距也在10年左右……

      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通信高技術研究納入國家863計劃信息領域,正式成立國家863計劃通信技術主題。在國家各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和作為主管部門科技部的領導下,通過歷屆專家組專家及科技界、產業界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國在高速寬帶網絡、光通信、移動通信等技術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科技成果,第三代移動通信及其演進、下一代網絡、光通信、音視頻編碼等技術已步入全球先進行列。

      到“十一五”初期,我國電信網已全面實現數字化、程控化和光纖化,以人類電信發展史上從未有過的速度,自主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現代化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十二五”初期,我國在網絡通信技術領域的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發展主戰場實現了全面突破,整體研發水平步入世界前列。TD-SCDMA成功走向產業化,在網用戶已超過5000萬;我國主導的TD-LTE和TD-LTE-Advance入選國際主流技術標準,并在世界上20余個國家步入商用;建成世界最大、覆蓋全國的IPv6網絡;突破了核心路由器、光傳輸與交換設備關鍵技術,獲得了國內市場大部分份額,在中國高技術發展史上樹立起通信高技術研究的旗幟。

      與此同時,我國網絡通信領域的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增強,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高技術企業,形成了通信高技術的產業集群,極大地帶動了我國通信高技術及民族產業的發展,實踐了“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宗旨。

      “十二五”重點任務

      據介紹,我國高度重視信息網絡的建設,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實施“國家寬帶網”科技產業化工程,“以提供100兆入戶寬帶接入為目標”,突破關鍵技術,開發相關產品和設備,構建國際領先的新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引領各技術領域創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動力和支撐,成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所在。

      2011年起,科技部開始組織實施“十二五”期間的信息技術領域高技術研究計劃。根據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發展報告,“十二五”期間,我國網絡與通信技術領域總體發展目標是: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培育面向未來發展的若干戰略高技術產業,在未來網絡、三網融合、全光網、衛星移動通信、綠色通信、融合接入網絡等方向上部署一批重大、重點項目;實現研究目標前移,充分發揮國家高技術研究領域的引領作用,使我國在2020年之前成為國際網絡通信技術領域的主導力量之一。

      曹健林指出,要按照“以網絡為基礎,以計算為核心,以應用為導向,以安全為保障”的主體思路,強化系統部署,增強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快商業模式創新,培育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參與全球通信高技術競爭,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通信高技術創新發展,通過不斷拓展通信高技術國際合作渠道,使更多的國內科學家在國際通信高技術發展前沿開展工作,增進國內科研機構、大學與國際先進科研機構的強強合作,分享創新成果,共同制定國際標準,在合作中拓展視野,提升能力。特別是要高度關注通信高技術企業在“走出去”中面臨的困難,為他們在海外拓展事業提供及時有效的支持。

      把脈未來通信技術發展方向

      此次研討會的一個重要主題是“把脈未來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參加研討會的專家紛紛獻計獻策。專家們針對未來網絡、光網絡與光傳輸、無線移動通信三方面,就三網融合、移動互聯、衛星通信、電信網與互聯網、未來網絡等專題進行研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863計劃通信技術第二、三、四屆主題專家組組長鄔賀銓認為,現在通信技術和產業發展走到了一個轉折點,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未來將會給通信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目前仍不明朗。同時,由于中國在通信高技術領域的研發已經由過去的“跟蹤者”逐步轉變為“領軍者”,也開始面臨技術瓶頸的問題,需要付出探索的代價。此外,由于智能終端的出現,大大改變了通信產業的競爭格局。傳統的電信運營商逐漸呈現出‘管道化’的趨勢,存在著被‘短路’的危機。而越來越多的IT企業正在向通信領域進軍,大大加劇了通信業的競爭。

      鄔江興用一個網絡詞匯“冏”來形容當前N網融合所面臨的困境。他所說的N網,包括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電力網等多個進入千家萬戶的室內網絡。如何讓N網入室變得更加便捷、寬帶、綠色、節能、安全,是他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他非常看好可見光通信技術VLC的突破和產業化前景,認為該項技術可以成為室內N網的融合劑。一旦技術突破,各網絡之間可以實現業務互通、技術互補,形成完美的融合。

      “有燈光的地方就可以上網。”鄔江興預測,VLC可以催生新的行業,繁榮現代服務業,并衍生出新型的商業模式。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