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標準能否破解寬帶測速難題


    時間:2012-12-17





    最近,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在北京舉行“寬帶測速標準推廣宣講會”,正式出臺通信行業標準《寬帶速率測試方法 固定寬帶接入》和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標準《寬帶速率測試方法 用戶上網體驗》。兩大標準統一規范了寬帶測速的技術指標、參數公式、性能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

    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陳家春表示:“提高網速、改善用戶上網體驗是今年寬帶普及提速工程的重中之重,定標準、立規矩是保障工程中寬帶提速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兩個標準的出臺為規范網速的測試手段、實現行業的自律、他律奠定了統一、規范的基礎。”

    據北京3G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項立剛介紹,由于影響用戶上網速率的主要因素不僅僅是寬帶網絡的帶寬,還包括個人電腦的配置、網站的系統配置、網站的連接帶寬等多種因素,這些評測結果并不能公正地反映運營商寬帶的質量。

    基于此,本次出臺的兩項標準包括“固定寬帶接入”和“用戶上網體驗”。其中,固定寬帶接入標準對用戶測速時的電腦配置和網絡環境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標準化研究所副所長敖力介紹,在固定寬帶接入測速標準中,將固定寬帶接入速率定義為從寬帶接入服務運營商的寬帶業務接入點BRAS到用戶終端這一段鏈路上的信息傳送速率。敖力說,目前該標準主要規定了用戶最為經常使用的三大業務——上網瀏覽、網絡視頻和網絡下載。

    據了解,三大電信運營商已按照相關標準開展測速系統的建設和升級,其中中國電信已完成全國31個省區市的寬帶測速系統升級,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計劃年底完成各省公司測速系統的建設與升級,而騰訊、搜狐等8家互聯網企業也已開展了為期6個月的測速技術試驗。

    事實上,寬帶速度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關于寬帶宣傳速度、接入速度與實際速度不一的爭論不絕于耳。有關報告指出,國內超半數用戶實際寬帶下載速率低于運營商提供的名義寬帶速率。《中國寬帶用戶調查》的數據表明,多數用戶辦理的固網寬帶帶寬為2M或4M。4M寬帶,理論上應有512KB/s的網速;2M寬帶,理論上的網速是256KB/s,而實際上,2M帶寬用戶平均上網速度僅為142.2KB/s,4M帶寬平均網速僅僅為232.7KB/s,與名義速度相差很大。

    根據國家信息化專家委員會的報告,我國寬帶上網平均速率位列全球第71位,不及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僅僅速度慢也就罷了,收費標準還畸高,接入費用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3至4倍。兩相比較,差距高達30至40倍。

    一直以來,寬帶的上網速度慢、資費高以及不合理收費問題一直困擾著消費者。針對人們關心的問題,工信部副部長尚冰稱,中國的寬帶發展與國際領先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通信行業對此“壓力很大”,而寬帶的建設和推進確實存在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障礙。

    雖然存在種種問題,但事實上,對于寬帶提速,相關部門早已出臺有關政策。今年4月,工信部發布“關于實施寬帶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見”,提出了“建光網、提速度、促普及、擴應用、降資費、惠民生”的總體目標。

    工信部副部長尚冰在談及寬帶普及提速工程時介紹,這項工程的總目標是“建光網、提速度、促普及、擴應用、降資費、惠民生”。第一考慮是當前我國固定寬帶接入發展的狀況,目前我們國家很多是通過電話線上網,就是ADSL技術。這個技術的起步是512K,通過技術升級以后能夠達到4兆,要升級到10兆、甚至100M等更高帶寬,就需要采用光纖寬帶技術。因此,要獲得寬帶用戶普遍滿意的速率、體驗和性價比,就必須建光網、實施光進銅退改造。第二是要突出工程的民生導向。不僅要逐步解決上網提速問題,同時還要借這個機會繼續推動寬帶在偏遠農村地區特別是低收入群體中間的普及,這就是我們講的促普及,擴應用,降資費,惠民生的問題。不斷促進寬帶應用的創新與繁榮,形成寬帶建設與應用發展的良性循環,同時在發展競爭中推動寬帶資費水平的降低,以更好地惠及民生。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陳家春表示,截至10月底,寬帶普及提速工程各項指標完成情況良好。在寬帶接入能力上,新增光纖到戶覆蓋家庭超過3900萬戶,提前超額完成了全年3500萬戶的目標任務,全國光纖到戶覆蓋家庭累計已達8400萬戶;在寬帶速率提升上,使用4兆及以上帶寬產品的用戶比例已經達到了61%,超過全年50%目標任務11個百分點,比2011年底提高了21個百分點;在寬帶用戶發展上,新增固定寬帶接入互聯網家庭超過1800萬戶,達到了全年2000萬戶目標任務的90%,預計到年底可順利完成預期目標。

    官方說法 寬帶測速是世界性難題

    張峰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通信發展司司長:我們對“假寬帶”問題進行了調查,發現有個別沒有資質的非法企業用超售接入帶寬的方式低價吸引用戶這一現象。同時由于用戶上網的實際速率涉及到寬帶接入的技術方式、用戶購買的接入帶寬、網站性能、用戶終端性能及用戶上網習慣等多種因素,有一些寬帶服務商利用消費者不了解專業知識,故意模糊有關概念、隱瞞寬帶產品的實際情況,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

    關于寬帶的測速問題,我本人也有感受。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統一的測速標準。相關標準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段從用戶端到接入端,這一段的測速標準我部已研究制定,近期將向社會公布。

    同時,我們還正在研究用戶端到端的真正體驗速率,這個速率的測試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企業的接入、用戶的終端、網站等等一系列問題。開展這些工作,主要是為寬帶網絡的測量提供科學、統一的規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關于寬帶中國戰略的推進。年初寬帶普及提速工程,雖說存在不少問題,但是已經顯現出效果,尤其是對整個通信業的支撐。隨著新技術、新業務的發展,以及3G演進技術即4G業務正在大規模試點,今后通信業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空間是非常巨大的。

    目前,我們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四個月的大規模技術實驗,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將盡快向社會公布并征求意見。同時我們也在積極爭取各地和有關部門支持,從城市規劃到小區物業管理等方面力爭形成合力,加快推進光纖到戶,通過技術上的躍升,提升用戶使用寬帶的體驗。我們也歡迎用戶對使用寬帶時發現的不法企業、違規經營行為以及服務缺陷等及時舉報投訴,幫助我們共同推進寬帶市場的健康發展。

    實際速率和接入速率相比大體在50%—80%間波動

    尚冰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我們一般所說的接入速率為2M,其計量單位是每秒兆比特,而用戶使用的一些實時測速軟件通常顯示的是用戶下載某項應用時的速度,其計量單位按習慣是每秒千字節數,1個字節等于8個比特,所以2M帶寬對應的就是每秒256K字節。這就像1公里和1000米比喻一樣,是一個計量單位換算的關系。我們分析主要還是這個問題,如果說差距過大的話,這個對我們行業管理部門、對運營企業來講就是管理的問題。

    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問題是,用戶上網的實際速率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家庭到小區或者說到本市內部的線路是2M,但并不意味著從我們家庭到最終訪問網站的速度也同樣是2M。簡單比喻一下,就像開車出門,在自家門口的專用道路上可以跑得較快,但是上了城市道路后可能遇到紅燈、交叉路口、高速公路收費站,到達超市停車場時可能要排隊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從家庭的出口到你訪問網站的速度。寬帶上網也是一樣的道理,用戶購買的帶寬是家門口到城市的這段專用帶寬,但到最終訪問網站過程中可能要上省網、全國骨干網,還要和許多其他用戶一起分享全國的網絡帶寬和網站的帶寬。

    因此用戶實際感受到的速率確實比購買的寬帶產品速率要低,從各國寬帶網速實測情況看,我們用戶上網的實際速率和接入速率相比,大體在50%—80%之間波動,好一點就是上網的實際速率在接入速率的80%,差一點在50%左右。那么我說這個意思,其實大體上是這樣的情況。但是要切實提高用戶的實際感受,接入速率就需要基礎電信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共同努力,比如說不斷地投資擴容、增加我們城域網、省際網和全國骨干的網絡容量、增加我們互聯互通的容量,增加網站的帶寬和服務器的處理能力等等。這也是我們今年寬帶普及工程的一個努力方向,為便于用戶明明白白使用寬帶服務,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經組織研究機構編制了通俗易懂的《寬帶上網手冊》,并制作了FLASH版本供用戶觀看,大家可以到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網站及寬帶企業的網站和營業廳下載使用。同時我們也在督促企業加強與用戶的溝通,做好消費告知和提醒服務。



    相關閱讀 國外寬帶網速也縮水

    美國:實際僅80%

    聯邦通信委員會FCC2011年3月發布的首份寬帶測試報告顯示,大多數互聯網服務供應商至少提供了80%的標稱速度。

    英國:實際僅41%

    英國Ofcom機構2012年2月2日出版了“英國固定寬帶性能”報告,這份報告是基于2011年11月對英國最大的8家運營商覆蓋75%的寬帶用戶提供的13種寬帶套餐調查完成的。報告顯示,標稱速率與實際速率存在較大的差異。英國所有連接的平均標稱速率為16.4Mbps,而平均實際速率為7.6Mbps。對于8Mbps的ADSL,平均實際下載速率只有標稱速率的41%。

    韓國:實際僅70%—95%

    韓國電信公司在其網站的寬帶價格介紹中明確寫到“實際下載速率保證為理論下載速率的70%—95%”。

    澳大利亞:實際僅50%—75%

    澳大利亞電信公司也在其網站的寬帶業務細則中標注:對于廣告速率為8Mbps的寬帶業務,有70%的用戶速率可達到6Mbps;對于廣告速率為20Mbps的寬帶業務,50%的用戶享受的服務速率為10Mbps。


    來源:科技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