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資本進入電信業“放長線釣大魚”


    作者:沈加軍    時間:2012-12-13





    工信部扶持民營資本進入電信業開始大步走。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表示,中國將扶持民營資本實質性進入基礎電信領域,力爭在移動通信試點業務方面推出一批民間示范企業,為扶持引導民營資本進入電信業,通信業將落實工信部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電信業意見,并盡快出臺移動試點方案,做好試點組織工作。

    與此同時,有媒體報道,工信部電管局已會同各省市通信管理局、電信運營企業、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以及通信企業協會召開工作會議。其中,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重點介紹了互聯網網間結算調整方案。這意味著工信部正在醞釀民資進入電信業的關鍵政策,有望進一步降民營資本租用運營商網絡和相關設備的實際費用。據透露,方案鼓勵民資進入的領域還有移動通信轉售、接入網、網絡托管、移動增值、通信工程建設等。

    電信業向民營資本開放的進度明顯快于市場預期,組建監管部門推進電信業開放的決心之大。早在6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發《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明確了民營資本進入電信業的8個重點領域。明確提出,在資本上將逐步降低國有資本的比例,引入民營資本;設施上,拿出較為方便容易的鐵塔、線桿等配套設備,以及民營資本擅長的網絡托管等服務領域,以降低進入門檻;從業務上,最為突破的是提出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并面向未來的云計算和云服務模式,重提IDC和駐地網的開放。開放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是基礎電信業務一大突破,將極大激發社會力量進行創新,也是繼續深化電信業改革的重要舉措。

    在政府投資難以保持長期高速增長,尤其4萬億元投資的經濟刺激效應遞減后,國家出臺了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相關政策,激勵民資入場接棒,從而驅動經濟可持續增長。但事實表明,民間投資進入一些領域,仍然會遇到兩扇門:一扇是“玻璃門”,看著可以進去,真正想進去時還會遇阻;另一扇是“彈簧門”,剛剛把腳擠進去之后,不小心又被彈了出來。在國有電信運營商資本、市場和技術高度集中化的背景下,民營資本真正進入電信業的難度自然比其他行業更大,更加需要政策層面的統籌規劃和調控,這也是為什么工信部明顯加快了政策決策的調研和制定進度。

    有專家指出,引入民營資本可能產生兩種產業環境,一是規模經濟,同質化競爭,第二種是范圍經濟,彼此間有互補性和共生性,在交互中產生新的增長空間。政策的目的應該是促進后者,推動開放和創新的環境。應該在可能產生增量的環節上鼓勵民營企業創新。在電信業這種趨勢尤其明顯,通過向民營資本開放來塑造更多勢均力敵的競爭主體在電信業顯然是不現實的,除非有政府手術刀式的拆分重組,否則幾乎是不可能的。

    盡快向民營資本開放電信業是必須的,也是電信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但也要充分考慮到民營資本在電信業可能遭遇到的各種“水土不服”,這就需要監管層面試點和推進都要考慮周詳,避免打擊民營資本在電信業的發展熱情,更為重要的事,通過開放真正激活電信業的創新發展的活力,提振整個中國經濟科學發展的信息化力量。



    來源:通信信息報 作 者:沈加軍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